《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一》

时间: 2025-01-09 14:56:06

狂风推云若山倒,积雪满路行人稀。

大家得意频唤酒,老子畏寒愁解衣。

梅花出竹似索笑,沙鸥见我能忘机。

却思前载燕山北,骑马踏冰看打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狂风推云若山倒,积雪满路行人稀。
大家得意频唤酒,老子畏寒愁解衣。
梅花出竹似索笑,沙鸥见我能忘机。
却思前载燕山北,骑马踏冰看打围。

白话文翻译:

狂风将云推得像山一样倾倒,积雪覆盖了道路,行人稀少。大家得意地频频呼唤酒,老人畏惧寒冷愁苦得解不开衣服。梅花从竹中探出,似乎在嘲笑我,沙鸥见了我能忘却烦恼。却想起去年在燕山北,骑马踏冰观看打围的情景。

注释:

  • 狂风:猛烈的风。
  • 推云:将云推开,形容风力很大。
  • 行人稀:行人稀少,表现出恶劣天气下外出的人不多。
  • 得意:得意忘形,陶醉于欢乐中。
  • 解衣:解开衣服,形容因寒冷而觉得衣物不够。

典故解析:

“燕山北”指的是位于今天的河北一带,是北方的一个重要山脉,常常是游玩和活动的场所。诗中提到骑马踏冰,表现了冬季的乐趣与人们的勇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字君猷,元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歌往往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的一个大风雪天气之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怀,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在恶劣天气下的情绪。

诗歌鉴赏:

王冕的《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一》通过描绘风雪天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威严,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开篇即以“狂风推云若山倒”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狂风的力量,展现了自然的怒吼。接着“积雪满路行人稀”,则反映了恶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行人稀少,意象中带有一丝孤寂。

在随后的描写中,诗人则转向了人们的欢乐与忧愁。“大家得意频唤酒,老子畏寒愁解衣”,对比鲜明,表现出在严寒中人们对温暖的渴望,而对于老人的忧愁则加深了情感的层次。梅花和沙鸥的出现则引入了自然的生机,梅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顽强和乐观。

最后,诗人回忆起去年在燕山北的骑马踏冰,展现了对往日欢乐的怀念,形成了现实与回忆的对照。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情感的层次,也让整首诗更具深度与广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狂风推云若山倒:描写狂风之势如山崩云压,展现了自然的力量。
  2. 积雪满路行人稀:道路上积雪很厚,行人稀少,寓意天气的严酷。
  3. 大家得意频唤酒:在这种天气中,人们仍然寻求欢乐,频频呼唤酒。
  4. 老子畏寒愁解衣:老人因寒冷而感到无奈,愁苦地解不开衣服,表现出对寒冷的无助。
  5. 梅花出竹似索笑:梅花从竹中探出,像是在嘲笑诗人的处境,象征着坚韧与乐观。
  6. 沙鸥见我能忘机:沙鸥见到诗人,似乎忘却了烦恼,寓意自然的自由与洒脱。
  7. 却思前载燕山北:回忆起去年在燕山北骑马踏冰的情景,展现了对美好往事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狂风形象地比喻为“山倒”,增强了气势。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梅花和沙鸥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风雪天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生活中的欢乐与忧愁,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狂风:象征力量与威严。
  2. 积雪:象征寒冷与孤独。
  3. 梅花:象征坚韧与生命力。
  4. 沙鸥:象征自由与忘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狂风推云若山倒”中的“推云”指的是什么?

    • A. 刮风
    • B. 下雨
    • C. 太阳
    • D. 下雪
  2. “大家得意频唤酒”中的“得意”指的人们的状态是什么?

    • A. 伤心
    • B. 兴奋
    • C. 生气
    • D. 疲惫

答案:

  1. A. 刮风
  2. B. 兴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王冕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涉及对自然的描写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悟,但王冕更多地表现了对寒冷的无奈与思考,而李白则是对欢愉的追求与豪情的呐喊。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