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冠》

时间: 2025-01-17 09:28:04

竹冠横五折,安用铁丝旒?

斑积湘江雨,清衔□谷秋?

自然坚节在,难与俗情侔。

相见无疑怪,先生不姓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冠横五折,安用铁丝旒?
斑积湘江雨,清衔谷秋?
自然坚节在,难与俗情侔。
相见无疑怪,先生不姓刘。

白话文翻译:

竹子冠状呈五折,何必用铁丝来装饰呢?
湘江的雨水斑斑点点,清澈地承载着山谷的秋意。
自然而然,竹子的坚韧品格在,
难以与世俗的情感相媲美。
相见时不必感到奇怪,您不是姓刘的先生。

注释:

  • 竹冠:竹子的冠部,形状如冠。
  • 安用铁丝旒:何必用铁丝来装饰,表示竹子的自然美。
  • 斑积:斑驳、积累,形容雨滴在竹子上的痕迹。
  • 清衔:清澈地承载,形容江水清明。
  • 坚节:竹子的坚韧品格。
  • 俗情:世俗的情感和风俗。
  • 相见无疑怪:见面时无需奇怪。

典故解析:

“先生不姓刘”可以理解为对某位德高望重之人的敬称,可能是指孔子,因孔子姓孔,而刘是常见的姓氏,表示对竹子坚韧品质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元代诗人,生于元朝末年,字仲明,号白云,晚号竹山。王冕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怀而著称,尤其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作品多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竹冠》创作于王冕晚年,借竹子表达其高洁、坚韧的品格,反映其个人的志趣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竹冠》以竹子为主题,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世俗情感的反思。诗的开头,王冕通过“竹冠横五折”描绘了竹子的形态,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接着,诗人用“安用铁丝旒”来反问,强调了自然美的纯粹与不需修饰的真实。雨水斑驳的景象,再次强调了自然的变化与循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

诗中提到的“自然坚节在,难与俗情侔”,反映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性格的欣赏,认为这种品质不应和世俗的情感相比较,表现出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最后一句“相见无疑怪,先生不姓刘”则是对友人的亲切问候,隐含了诗人对友人身份的认可与尊重,既是自谦也是对竹子品格的自我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王冕的志趣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冠横五折:竹子的形状独特,象征着自然之美。
  2. 安用铁丝旒:质疑人为的修饰,强调自然的美。
  3. 斑积湘江雨:描绘雨后竹子上的景象,生动形象。
  4. 清衔谷秋:秋天的清新气息,暗喻竹子的清高。
  5. 自然坚节在:强调竹子的坚韧品质。
  6. 难与俗情侔:对比竹子的高洁与世俗情感的低俗。
  7. 相见无疑怪:表达对友人的亲切感。
  8. 先生不姓刘:展现对友人身份的尊重,隐含文化典故。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
  • 对仗:首尾相对,增强诗歌的形式美。
  • 排比:增强语气,提升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竹子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超然,体现了清高的志趣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高洁。
  • :象征洗涤与新生。
  • :象征成熟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冠横五折,安用铁丝旒? 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竹子的赞美
    • B. 对世俗的批评
    • C. 对自然的怀念
    • D. 对友人的问候
  2. “自然坚节在,难与俗情侔。” 中的“坚节”指的是什么?

    • A. 竹子的形态
    • B. 竹子的品格
    • C. 竹子的生长
    • D. 竹子的颜色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口》:同样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但更侧重于酒与月的意象。
  • 王维的《山中杂诗》:在描绘大自然的同时,融入了佛教哲学,展现了更深的内省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竹文化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