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望东南竟海涯,仙人何处饭胡麻?
树阴霭霭欲生雨,山色重重似削瓜。
玄哺紫苔封药草,白云流水隔桃花。
天台司马君休问,绝胜终南处士家。
白话文翻译:
向东南望去,直至海的尽头,不知道仙人在哪里吃胡麻?树影朦胧,似乎要下雨,山的色彩层层叠叠,像是切开的瓜。黑色的鸟在紫苔上啄食药草,白云与流水隔着桃花。天台山的司马君,不必询问,那里比终南山的隐士家更为胜绝。
注释:
- 海涯:指海的边际,尽头。
- 仙人:指隐士或道教的仙人。
- 胡麻:一种植物,这里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 霭霭:形容云雾弥漫的样子。
- 削瓜:指瓜被切开的样子,形容山的重重叠叠。
- 玄哺:指黑色的鸟,可能指乌鸦等。
- 紫苔:指生长在湿润地方的紫色苔藓。
- 桃花:象征春天与美好的事物。
- 天台:天台山,著名的道教圣地。
- 司马君:指历史人物司马迁,因其隐居而被称为君。
- 终南:终南山,著名的隐士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元代诗人,字季凌,号白云,浙江人。王冕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王冕对山水隐逸生活的迷恋时期。王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山水图》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开篇即描绘出东南海岸的辽阔,给人一种开阔的视觉感受,继而引入了对仙人生活的思考,构建出一种人、自然与理想生活交融的意境。接下来的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出树阴、山色的变化,展现出一种朦胧且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
“树阴霭霭欲生雨,山色重重似削瓜”,这两句通过比喻与拟人手法,将自然景象具象化,仿佛可以感受到即将来临的雨水与层叠的山色。诗中“玄哺紫苔封药草”展示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利用。
最后,诗人提到“天台司马君休问,绝胜终南处士家”,不仅表达了对天台山隐士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了哲理与人文关怀,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思索与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望东南竟海涯:向东南远望,直到海的尽头,表达了诗人对广阔视野的向往。
- 仙人何处饭胡麻:询问仙人何处吃胡麻,反映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外桃源的幻想。
- 树阴霭霭欲生雨:树影朦胧,似乎要下雨,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气息。
- 山色重重似削瓜:形容山的层次分明,像切开的瓜一样,展现了自然的美感。
- 玄哺紫苔封药草:黑鸟在紫苔上啄食药草,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生不息。
- 白云流水隔桃花:白云与流水隔着桃花,描绘出一种宁静、优雅的自然景象。
- 天台司马君休问:提到司马君,意味着向往高洁的生活。
- 绝胜终南处士家:强调天台山的胜景超越了终南山的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山色重重似削瓜”将山的层次比作瓜,生动形象。
- 拟人:如“树阴霭霭欲生雨”,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珍视,传达出一种高洁、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南:象征着广阔与希望。
- 仙人:象征着理想中的隐逸生活。
- 树阴、山色:象征自然的变化与生机。
- 白云、桃花:象征美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海涯”指的是什么?
- A. 海的尽头
- B. 海的中心
- C. 海的波涛
- D. 海的深处
-
“树阴霭霭欲生雨”中“霭霭”是指什么?
- A. 清晰
- B. 朦胧
- C. 明亮
- D. 阴暗
-
诗中提到的“终南”指的是哪座山?
- A. 泰山
- B. 华山
- C. 终南山
- D. 黄山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体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理想生活的追求,但王冕的诗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哲理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