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吾年过五十,所过知前非。
颜鬓日苍苍,老境行相追。
槔听俯仰,随人欲何为。
归计勿悠悠,出处吾自知。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五十岁,走过的路明白了自己的过错。
脸上的鬓发日渐苍白,老境不断追赶我。
不论是俯视还是仰望,随人怎么去追求呢?
回家的计划不必太悠闲,出发与归来的道理我自己明白。
注释:
- 过:经历、经过。
- 非:错误,谬误。
- 颜鬓:面容与鬓发,泛指人的外貌。
- 苍苍:形容白发或年老的样子。
- 老境:指老年时期的境遇。
- 槔:古代的一种农具。
- 俯仰:俯视与仰望,指人对生活的态度。
- 归计:回家的计划。
- 悠悠:形容时间过得慢,心情悠闲。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老境”可视为对人生晚年的反思,常见于古诗中,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同时“随人欲何为”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暗含了人生的无常和选择的难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松年,金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常常融入个人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彼时,他对于人生的感悟愈加深刻,经历了许多世事的沉浮。此时,他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时间的流逝,感受到老年带来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淮南道中五首 其二》在形式上保持了古典诗歌的韵律与节奏,但内容却充满了对人生的哲思。诗人以自我为主线,回顾自己的经历,感受到岁月的无情,逐渐走向老年。他的“颜鬓日苍苍”,不仅是对自身外貌的描绘,更是对生命流逝的无奈感慨。通过“老境行相追”,诗人传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而“槔听俯仰,随人欲何为”则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与选择。无论是俯视还是仰望,都是人们在追求生活目标时的不同角度。最后一句“归计勿悠悠,出处吾自知”更是强调了对人生归宿的思考,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选择时,要保持清醒与自知。
整首诗虽简短,却在平淡中蕴含深邃的哲理,既有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又有对人生本质的探讨,体现了蔡松年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年过五十:叙述自己的年龄,表明人生已过半。
- 所过知前非:经历过的人生教训,明白了自己曾经的错误。
- 颜鬓日苍苍:描述外貌的改变,反映岁月的流逝。
- 老境行相追:老年生活的追赶与不离不弃。
- 槔听俯仰:无论是低头还是抬头,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 随人欲何为:人们的欲望与追求,反映出人生的选择。
- 归计勿悠悠:回家的计划不必拖延,提醒自己要有所行动。
- 出处吾自知:对人生道路的自我认知与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颜鬓日苍苍”比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俯仰”与“欲何为”,形成对比。
- 反问:通过“随人欲何为”引发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人提醒自己在老年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珍视人生的每一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苍:象征着衰老与年华的消逝。
- 老境:代表着人生的晚期和对未来的无奈。
- 俯仰:象征着人生的态度,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蔡松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朝
- B. 宋朝
- C. 金朝
- D. 明朝
-
诗中的“颜鬓日苍苍”表达了什么?
- A. 年轻
- B. 年老
- C. 美丽
- D. 健康
-
“归计勿悠悠”中的“悠悠”指的是什么?
- A. 快速
- B. 悠闲
- C. 忙碌
- D. 纠结
答案:
- C. 金朝
- B. 年老
- B. 悠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蔡松年的这首诗更为内省,杜甫的作品则更具豪情与壮志,表现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切。两者在主题上都探讨了人生与时间,但表现出的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金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蔡松年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