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咨议守风诗》

时间: 2025-01-19 20:05:39

弥旬苦凌乱,揆景候阡陌。

昼想汝阳津,夜梦邯郸驿。

愤风急惊岸,屯云仍触石。

萧条疾帆流,磈礧冲波白。

息榜已云久,维稍晨已积。

苍苍极浦潮,杳杳长洲夕。

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

纤罗若不□,跂予中上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刘咨议守风诗 何逊 〔南北朝〕

弥旬苦凌乱,揆景候阡陌。 昼想汝阳津,夜梦邯郸驿。 愤风急惊岸,屯云仍触石。 萧条疾帆流,磈礧冲波白。 息榜已云久,维稍晨已积。 苍苍极浦潮,杳杳长洲夕。 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 纤罗若不,跂予中上泽。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长时间的航行中,面对混乱和不确定性的感受。诗中提到了昼夜的思绪,白天的汝阳津和夜晚的邯郸驿,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焦虑和对目的地的渴望。诗中的自然景象,如急风、惊岸、屯云、触石,以及疾帆流和冲波白,都描绘了航行的艰难和环境的恶劣。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注释: 字词注释:

  • 弥旬:满十天。
  • 揆景:测量日影,指计算时间。
  • 阡陌:田间小路,这里指道路。
  • 汝阳津:地名,指汝阳的渡口。
  • 邯郸驿:地名,指邯郸的驿站。
  • 愤风:猛烈的风。
  • 屯云:聚集的云。
  • 磈礧:形容波浪的形状。
  • 息榜:停船。
  • 维稍:系船的绳索。
  • 苍苍:深青色。
  • 杳杳:深远的样子。
  • 佽飞剑:古代传说中的剑,这里指高超的技艺。
  • 澹台璧:古代传说中的宝玉,这里指高尚的品质。
  • 纤罗:细软的罗纱。
  • 跂予:踮起脚尖。

典故解析:

  • 佽飞剑:出自《列子·汤问》,讲述了佽飞剑的传说,象征着高超的技艺和非凡的能力。
  • 澹台璧: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讲述了澹台灭明拒绝接受楚王的宝玉,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廉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逊在航行途中,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和内心的不安,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航行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旅途的艰难和诗人的情感波动。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愤风急惊岸”和“屯云仍触石”,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同时,诗人通过对“佽飞剑”和“澹台璧”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高超技艺和高尚品质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深刻体验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弥旬苦凌乱,揆景候阡陌:诗人在长时间的航行中感到混乱和不安,计算着时间等待着道路的清晰。
  2. 昼想汝阳津,夜梦邯郸驿:白天思念汝阳的渡口,夜晚梦见邯郸的驿站,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的渴望。
  3. 愤风急惊岸,屯云仍触石:猛烈的风吹动着岸边,聚集的云触碰着石头,描绘了航行的艰难。
  4. 萧条疾帆流,磈礧冲波白:帆船在疾风中快速流动,波浪冲击着白色的波峰,展现了航行的速度和环境的恶劣。
  5. 息榜已云久,维稍晨已积:船已经停泊很久,系船的绳索在早晨已经积满露水,表达了航行的停滞和等待。
  6. 苍苍极浦潮,杳杳长洲夕:深青色的潮水涌向极远的岸边,远处的长洲在夕阳下显得深远,描绘了航行的广阔和孤独。
  7. 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诗人自谦没有佽飞剑那样的高超技艺,宁愿向往澹台璧那样的高尚品质。
  8. 纤罗若不,跂予中上泽:即使没有细软的罗纱,诗人也愿意踮起脚尖,追求更高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愤风急惊岸”中的“愤风”比喻猛烈的风,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如“屯云仍触石”中的“屯云”拟人化,赋予云朵以动态和生命力。
  • 对仗:如“昼想汝阳津,夜梦邯郸驿”中的昼夜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旅途的艰难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航行中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旅途的深刻体验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愤风:猛烈的风,象征着旅途的艰难和挑战。
  • 屯云:聚集的云,象征着不确定性和混乱。
  • 磈礧:波浪的形状,象征着航行的动荡和不安。
  • 苍苍:深青色,象征着广阔和孤独。
  • 杳杳:深远的样子,象征着未知和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佽飞剑”和“澹台璧”分别象征着什么? A. 高超的技艺和高尚的品质 B. 猛烈的风和聚集的云 C. 细软的罗纱和踮起脚尖 D. 深青色的潮水和远处的长洲 答案:A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旅途的焦虑和对目的地的渴望 B. 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欣赏 C. 对高超技艺和高尚品质的轻视 D. 对停滞和等待的满足和安逸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 杜甫的《登高》:通过描绘登高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坚持。

诗词对比:

  • 何逊的《和刘咨议守风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何逊的诗更多地表达了旅途的艰难和内心的不安,而王之涣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高远的理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选》:收录了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包括何逊的作品。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