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时间: 2025-01-19 21:23:20

年年三月伤怀日,游赏无心。

也废讴吟。

羸病还当此际深。

十年前事凭谁说,听雨楼阴。

藉卉江浔。

一种闲情不似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作者:黄侃
年年三月伤怀日,游赏无心。
也废讴吟。羸病还当此际深。
十年前事凭谁说,听雨楼阴。
藉卉江浔。一种闲情不似今。

白话文翻译

每年三月的伤感日子,我总是感到无心游玩。
连吟唱都懒得去做。这时我身体羸弱,感触更深。
十年前的往事又能由谁来诉说?在雨声中,楼台显得阴沉。
依偎在岸边的花草,心中那种闲适的情怀与如今大相径庭。

注释

  • 伤怀日:指令人伤感的日子,通常与春天的离别或感伤相关。
  • 游赏:游玩欣赏,指春游的活动。
  • 羸病:身体虚弱,常指因病身体不佳。
  • 凭谁说:表示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奈,依靠谁来回忆。
  • 藉卉江浔:依靠花草,在江边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6),字克强,号逢庵,近现代诗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尤其以其诗词见长。黄侃的诗风多受古诗影响,常常流露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个人生活的困扰之际。黄侃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结合自身的羸弱与无奈,对比了过去的闲适与现在的压抑。

诗歌鉴赏

黄侃的《采桑子》在情感表达上透出浓厚的伤感与无奈。诗中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人生的变迁以及岁月的无情。开篇提到的“年年三月伤怀日”,不仅指向了春天的伤感,也象征着生命中的失落与孤独。

“游赏无心”透露出诗人心境的沉重,曾经的游玩乐趣已然被病痛侵蚀,失去了往日的欢愉。这里的“羸病”不仅是身体的虚弱,更是心灵的疲惫。接下来的“十年前事凭谁说”,更是体现了对过往的渴望与无奈,时间的流逝让往事变得模糊,难以重提。

“听雨楼阴”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雨声伴随着阴沉的楼台,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中,诗人对“藉卉江浔”的依赖,既是对自然的眷恋,也是对过去闲适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一种闲情不似今”,是对比当下的沉重与过去的轻松,充分体现出诗人的感慨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人的情感,展现了对过往岁月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年三月伤怀日:每年的三月,都是令人伤感的日子,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但也伴随着忧伤。
  • 游赏无心:对春游的兴趣消失,显示出心情的沉重。
  • 也废讴吟:连吟唱的心情都没有,体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 羸病还当此际深:身体的羸弱在此时显得更加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 十年前事凭谁说:对往事的追忆,难以诉说,反映时间的无情。
  • 听雨楼阴:雨声与阴影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藉卉江浔:依靠花草,暗示对自然的眷恋。
  • 一种闲情不似今:强调过去的闲适与如今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年年三月”与“听雨楼阴”,形成韵律的美感。
  • 比喻:用“伤怀日”比喻时间的无情。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月: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但也引发了伤感。
  • :象征着忧伤与思念,常用来衬托诗人的情感。
  • 江浔:自然的象征,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楼阴:阴沉的楼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压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伤怀日”是指哪个季节?

    • A. 冬季
    • B. 春季
    • C. 夏季
    • D. 秋季
  2. “羸病还当此际深”中的“羸病”指什么?

    • A. 精力充沛
    • B. 身体虚弱
    • C. 心情愉快
    • D. 思想清晰
  3. 诗中提到的“十年前事”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忘却
    • B. 怀念
    • C. 开心
    • D.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描述春天的景象与忧国忧民的情感。
  • 《浣溪沙》(李清照): 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采桑子》与《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春望》更多地涉及国家的忧虑,而《采桑子》则侧重个人情感的沉重。
  • 《采桑子》与《浣溪沙》:两首诗都展现了女性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慨,但《浣溪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采桑子》则夹杂了对时间无情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黄侃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