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 春山》
时间: 2025-01-14 21:48: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双燕 春山
作者: 丘处机 〔元代〕
春烟淡荡,青山媚,行云乱飘空界。
花光石润,秀出洞天奇怪。
户牖平高万丈,尽耳目临风一快。
多生浩劫尘情,旷朗浑无纤芥。
堪爱。逍遥自在。
疏枷锁,抛离业根冤债。
风邻月伴,道合水晶天籁。
无限峥嵘胜景,尽赐与山堂教卖。
千圣宝珠,酬价问君谁解。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烟雾轻轻荡漾,青山如画,飘动的云彩在空中乱飞。
花儿的光辉和石头的光泽,展现出洞天的奇妙景观。
窗户高处平坦,万丈高空中,耳目所及,迎风而来,心中畅快无比。
多么多的尘世烦恼,广阔明朗的天地中,完全没有丝毫纤尘。
这真是令人心醉,逍遥自在。
远离枷锁,抛弃业障和冤屈。
风儿作为邻居,月光作伴,心灵与水晶般的天籁相合。
无尽的壮丽胜景,尽皆赐予山堂的教诲。
千圣的宝珠,价格问君谁能解读。
注释
- 春烟:春天的烟雾,常用来形容春日的朦胧景象。
- 青山媚:青山如美人般妩媚。
- 行云乱飘:形容云彩四处飘动,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 洞天:仙境或世外桃源的意象。
- 万丈:形容极高的程度。
- 尘情:世俗的情感和烦恼。
- 疏枷锁:指远离束缚和限制。
- 水晶天籁:比喻清澈悠扬的音乐,象征心灵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处机(1148-1227),字处机,号潜溪,元代著名道士和诗人,出生于山西,后来在北京等地活动。他是全真教的重要人物,倡导道教的清净和自然。丘处机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对超脱世俗烦恼、追求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在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春山美景,寄托内心的宁静与理想。
诗歌鉴赏
《双双燕 春山》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美的诗。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绘中融入了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开篇描绘春天的烟雾和青山,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洞天奇怪”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崇敬与欣赏。
诗中“户牖平高万丈,尽耳目临风一快”一句,传达了一种心灵的开阔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面对“多生浩劫尘情”,诗人选择了超脱,提倡“逍遥自在”的生活理念,显示了其道教思想的影响。
最后,诗人以“千圣宝珠,酬价问君谁解”结束,既是对智慧的追问,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丘处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烟淡荡,青山媚:春天的烟雾轻柔而飘荡,青山显得格外妩媚,描绘了初春的美景。
- 行云乱飘空界:云彩随意飘浮在空中,暗示一种自由的状态。
- 花光石润,秀出洞天奇怪:花的光辉和石的润泽展现出异乎寻常的洞天美景。
- 户牖平高万丈:窗户高耸,视野开阔,体现了诗人的视野和胸怀。
- 尽耳目临风一快:在清风中,耳目所及的都是美好,感受到了极大的愉悦。
- 多生浩劫尘情:世间的纷扰和烦恼,虽然多,但在此刻显得无足轻重。
- 疏枷锁,抛离业根冤债:远离世俗的束缚,抛弃过往的怨恨和负担。
- 风邻月伴:风是邻居,月光作伴,营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环境。
- 道合水晶天籁: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如水晶般清澈的声音。
- 无限峥嵘胜景:无尽的美好风景,象征了无限的可能性与希望。
- 千圣宝珠,酬价问君谁解:智慧的象征,询问谁能够理解其真正的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光石润”中的比喻,增强了景象的美感。
- 拟人:如“风邻月伴”,赋予自然元素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全诗有明显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道教的思想,强调超脱世俗烦恼,追求心灵的平和与自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烟: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青山:代表着坚韧与永恒的美。
- 洞天:象征着世外桃源,理想的生活空间。
- 宝珠:象征着智慧与财富,内心的真知灼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烟”指的是什么?
- A. 夏天的烟雾
- B. 春天的烟雾
- C. 秋天的烟雾
- D. 冬天的烟雾
-
诗中“疏枷锁”是什么意思?
- A. 追求财富
- B. 远离束缚
- C. 回归自然
- D. 追逐名利
-
诗中提到的“千圣宝珠”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智慧
- C. 权力
- D. 名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 《春望》(杜甫):描绘春天的美景,并感叹时局的动荡。
诗词对比
《登高》(王之涣)与《双双燕 春山》: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登高》更多的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而《双双燕 春山》则强调超脱与自在的生活态度。前者更具悲壮情怀,后者则展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