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游弁山 其二 赵孟頫 〔元代〕 竹色迷行径,松声汹座隅。 水清花自照,风暖鸟相呼。 饮罢思棋局,歌长缺唾壶。 重来潇洒地,聊足慰须臾。
白话文翻译:
竹林的绿色迷蒙了小径,松树的声音在座位旁汹涌。 水清澈,花儿自我欣赏,风温暖,鸟儿相互呼唤。 饮酒之后思考棋局,歌声悠长却缺少了唾壶。 再次来到这潇洒的地方,暂时足以慰藉片刻。
注释:
- 迷:使...模糊不清。
- 行径:小路。
- 汹:形容声音大。
- 座隅:座位的一角。
- 自照:自我欣赏。
- 相呼:相互呼唤。
- 棋局:下棋的局势。
- 唾壶:古代用来盛唾液的器具,这里指歌唱时用来击打的器具。
- 潇洒地:形容地方风景优美,气氛轻松。
- 慰须臾:暂时得到慰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诗见长。此诗是他重游弁山时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赵孟頫晚年,当时他已辞官归隐,多次游历弁山,享受自然风光,此诗即是他再次游览弁山时的感慨之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赵孟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竹色迷行径,松声汹座隅”描绘了竹林和松树的生动景象,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水清花自照,风暖鸟相呼”则进一步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后两句“饮罢思棋局,歌长缺唾壶”则透露出诗人在享受自然之余,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对友人相聚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赵孟頫的诗风和个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色迷行径”:竹林的绿色使得小径显得模糊不清,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 “松声汹座隅”:松树的声音在座位旁显得格外响亮,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水清花自照”:清澈的水面映照着花儿的美丽,形成了一种自我欣赏的意境。
- “风暖鸟相呼”:温暖的春风中,鸟儿相互呼唤,增添了生机与和谐。
- “饮罢思棋局”:饮酒之后,诗人思考棋局,显示出对智力游戏的喜爱。
- “歌长缺唾壶”:歌声悠长,但缺少了唾壶的伴奏,暗示了对友人相聚的怀念。
- “重来潇洒地”:再次来到这个风景优美、气氛轻松的地方。
- “聊足慰须臾”:暂时足以慰藉片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竹色迷行径”中的“迷”字,比喻竹林的绿色使得小径显得模糊不清。
- 拟人:如“水清花自照”中的“自照”,赋予花儿自我欣赏的能力。
- 对仗:如“竹色迷行径,松声汹座隅”中的“竹色”与“松声”,“迷”与“汹”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诗人展现了对自然和谐与美好的追求,以及对文化生活和友人相聚的怀念。
意象分析:
- 竹色:代表幽静和神秘。
- 松声:代表自然的声音和生动感。
- 水清:代表清澈和自我欣赏。
- 风暖:代表温暖和生机。
- 鸟相呼:代表和谐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竹色迷行径”中的“迷”字是什么意思? A. 迷路 B. 使...模糊不清 C. 迷人
- “水清花自照”中的“自照”是什么意思? A. 自我欣赏 B. 自我照亮 C. 自我映照
- “歌长缺唾壶”中的“唾壶”是什么? A. 古代用来盛唾液的器具 B. 歌唱时用来击打的器具 C. 古代的乐器
- 诗的最后一句“聊足慰须臾”表达了什么? A. 对长久慰藉的渴望 B. 暂时得到慰藉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2. A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孟頫的其他山水诗,如《游仙诗》等。
- 其他元代诗人的山水诗,如杨万里的《小池》等。
诗词对比:
- 赵孟頫的《重游弁山》与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赵孟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赵孟頫诗集》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
- 《元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