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寒 赵孟頫 〔元代〕 夜雨鸣高枕,春寒入敝袍。 时光自花柳,吾意岂蓬蒿。 失色黄金尽,知音白雪高。 山林隐未得,空觉此生劳。
白话文翻译: 夜雨敲打着高枕,春寒侵入了破旧的长袍。 时光在花柳间流逝,我的志向岂是平凡的蓬蒿所能束缚。 失去了光彩的黄金已尽,知音却如高洁的白雪。 想要隐居山林却未能实现,只感到这一生徒劳无功。
注释:
- 高枕:指高高的枕头,这里比喻安逸的生活。
- 敝袍:破旧的长袍,指贫穷的生活。
- 花柳:指繁华的景象,这里比喻世俗的享乐。
- 蓬蒿:指平凡的草木,比喻平庸的生活。
- 失色黄金尽:指失去了光彩的黄金已经用尽,比喻财富的消失。
- 知音:指理解自己的人。
- 白雪高:比喻知音的高洁。
- 山林隐未得:指想要隐居山林却未能实现。
- 空觉此生劳:指感到这一生徒劳无功。
诗词背景: 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春寒》一诗,反映了作者在春寒时节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夜雨、春寒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诗中“时光自花柳,吾意岂蓬蒿”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不屑和对高洁志向的坚持。“失色黄金尽,知音白雪高”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财富的淡漠和对知音的珍视。最后两句“山林隐未得,空觉此生劳”,深刻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首句“夜雨鸣高枕”,以夜雨声敲打高枕,形象地描绘了春夜的寂静与孤独。
- 次句“春寒入敝袍”,春寒透过破旧的长袍,加深了诗人的孤寒之感。
- 第三句“时光自花柳”,时光在花柳间流逝,暗示了世俗的繁华与短暂。
- 第四句“吾意岂蓬蒿”,表达了作者不甘平庸的志向。
- 第五句“失色黄金尽”,财富的消失,象征了物质追求的虚无。
- 第六句“知音白雪高”,知音如高洁的白雪,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 最后两句“山林隐未得,空觉此生劳”,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夜雨:象征孤独与冷清。
- 春寒:象征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花柳:象征世俗的繁华与短暂。
- 蓬蒿:象征平庸的生活。
- 黄金:象征物质财富。
- 白雪:象征高洁的精神追求。
- 山林:象征隐逸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夜雨鸣高枕”中的“高枕”比喻什么? A. 安逸的生活 B. 贫穷的生活 C. 孤独的生活 D. 繁华的生活
- “吾意岂蓬蒿”中的“蓬蒿”比喻什么? A. 高洁的志向 B. 平庸的生活 C. 繁华的景象 D. 孤独的感受
- “知音白雪高”中的“白雪”比喻什么? A. 高洁的精神追求 B. 孤独的感受 C. 平庸的生活 D. 繁华的景象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现实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赵孟頫《春寒》:两者都以春天为背景,但杜甫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赵孟頫则更多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赵孟頫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