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9 22:34:22

兵革时犹动,山林日就荒。

子真思隐遁,詹尹问行藏。

有意随三饭,无人馈五浆。

远山湖外白,立马见微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兵革时犹动,山林日就荒。子真思隐遁,詹尹问行藏。有意随三饭,无人馈五浆。远山湖外白,立马见微茫。

白话文翻译

在战乱时期,兵器和盔甲依然频繁使用,山林日渐荒芜。子真思考着隐居遁世,詹尹询问他的行踪。有心跟随三餐,却无人赠送五浆。远处的山在湖外显得苍白,骑马望去,景象模糊不清。

注释

  • 兵革:指兵器和盔甲,这里代指战争。
  • 子真:可能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泛指隐士。
  • 詹尹:古代占卜官名,这里可能指询问者。
  • 三饭:指日常的三餐。
  • 五浆:五种饮料,这里指食物和饮料。
  • 微茫:模糊不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湖州人。他的诗文书画均有极高成就,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最为著名。这首诗反映了他在动荡时期的隐逸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身处其中,感到世事无常,因此产生了隐遁山林的念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兵革时犹动,山林日就荒”直接反映了战乱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子真思隐遁”则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后两句“远山湖外白,立马见微茫”则通过远景的模糊,象征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期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兵革时犹动:直接点明战乱的背景,兵器和盔甲的频繁使用。
  2. 山林日就荒:战乱导致自然环境的荒芜。
  3. 子真思隐遁:诗人自己或泛指的隐士思考隐居。
  4. 詹尹问行藏:有人询问诗人的行踪,暗示诗人的隐逸计划。
  5. 有意随三饭:诗人有意过简单的生活。
  6. 无人馈五浆:却无人提供食物和饮料,暗示隐居生活的艰辛。
  7. 远山湖外白:远处的山在湖外显得苍白,象征远方的未知。
  8. 立马见微茫:骑马望去,景象模糊不清,象征未来的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兵革时犹动,山林日就荒”中的“兵革”与“山林”,“时犹动”与“日就荒”形成对仗。
  • 象征:如“远山湖外白,立马见微茫”中的“微茫”象征未来的不确定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的隐逸思想和对未来的迷茫感,体现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 兵革:象征战争和动荡。
  • 山林:象征自然和隐逸。
  • 微茫:象征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兵革时犹动”中的“兵革”指的是什么? A. 兵器和盔甲 B. 兵器和粮食 C. 兵器和马匹 D. 兵器和旗帜

  2. 诗中“子真思隐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厌恶 B. 对隐居的向往 C. 对未来的迷茫 D. 对现实的无奈

  3. 诗中“远山湖外白,立马见微茫”中的“微茫”象征什么? A. 远方的未知 B. 现实的清晰 C. 未来的确定 D. 过去的回忆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归园田居》: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赵孟頫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而赵孟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参考资料

  • 《赵孟頫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