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子·送公渚丈归青岛。时新有河阳之感。从乐章八十字体,并用元韵》

时间: 2025-01-16 21:21:23

长天霞潋滟。

片帆今夜何许,漠漠沧波万顷,秋色青于染。

霜风凄孤剑。

休唱渭城旧曲,漫折河桥官柳,离笛听还厌。

怎奈别思愔愔,归心黯黯。

明朝海角,定有客去沙头店。

怕舣船时候,遮莫愁人,迎望烟鬟九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天霞潋滟。片帆今夜何许,漠漠沧波万顷,秋色青于染。霜风凄孤剑。休唱渭城旧曲,漫折河桥官柳,离笛听还厌。怎奈别思愔愔,归心黯黯。明朝海角,定有客去沙头店。怕舣船时候,遮莫愁人,迎望烟鬟九点。

白话文翻译:

长空中的霞光波光粼粼。今晚的小船将驶向何处呢?无边的海浪涌动,秋天的颜色比染料还要深沉。寒风凄冷如孤独的剑。不要再唱那首渭城的旧曲,随意折断河桥上的柳条,听着离别的笛声让我感到厌倦。怎奈何心中思念愁苦,归心如焚。明天在海角,定会有客人去沙头店。只怕停船的时候,不要让愁苦之人,迎望那点点烟火。

注释:

  • 潋滟:形容水波荡漾,光彩照人。
  • 漠漠:形容广阔、空旷的样子。
  • 青于染:比喻颜色深沉。
  • 霜风:寒冷的秋风。
  • 渭城:指的是古代长安附近的城,常用来象征离别。
  • 离笛:离别时吹奏的笛子。
  • 愔愔:形容心情沉重、忧愁。

典故解析:

  • 渭城旧曲: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中提到的渭城是离别之地,常常用以表达离别的惆怅。
  • 沙头店:指海边的小店,表示旅行途中的歇脚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荣法,近代诗人,风格受传统诗词影响深厚,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融合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与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与离别情感密切相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悠远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捕捉了离别的瞬间。开篇通过“长天霞潋滟”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带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作者以“片帆今夜何许”引出对于未来的迷茫,表达了对离去的友人的思念与无奈。接下来的“漠漠沧波万顷”形象地描绘了辽阔的海面,此时的秋色不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是心境的写照,色彩的深沉与内心的忧伤相呼应。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离别的不舍,特别是“休唱渭城旧曲”,表明了对旧日情感的珍视与哀伤。诗中反复提及的“离笛”与“愁人”,更是将离别的苦涩加深,令人共鸣。最后的“明朝海角,定有客去沙头店”显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不安,生动地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对重聚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天霞潋滟:描绘天空的霞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片帆今夜何许:表达对友人去向的关心与不解。
  • 漠漠沧波万顷:宽广的海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辽阔与孤独。
  • 秋色青于染:秋天的色彩深邃,象征着情感的沉重。
  • 霜风凄孤剑:寒风如剑,令人感受到凄凉与孤独。
  • 休唱渭城旧曲:对过往的怀念,渭城象征着离别。
  • 漫折河桥官柳:随意折断柳条,表现出离别时的无奈。
  • 离笛听还厌:离别的笛声令人厌倦,象征着痛苦的重复。
  • 怎奈别思愔愔:思念愈发沉重,愁苦难以言表。
  • 归心黯黯:归家的心情黯淡无光,体现了对未来的不安。
  • 明朝海角: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望。
  • 怕舣船时候:对停船时刻的恐惧,象征着再见的无奈。
  • 遮莫愁人:不希望愁苦的人来打扰。
  • 迎望烟鬟九点:描写远方的烟火,象征着希望与等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风凄孤剑”,将风比作孤独的剑,形象生动。
  • 对仗:如“长天霞潋滟,片帆今夜何许”,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离笛听还厌”,赋予笛声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怀念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渴望与忧虑,情感基调为愁苦与期盼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霞光:象征美好的时光。
  • 海浪:象征人生的起伏与不确定性。
  • 秋色:通常象征着成熟、离别与思念。
  • 离笛:象征着离别的痛苦。
  • 沙头店: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歇息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长天霞潋滟”中“潋滟”意为: A. 平静
    B. 波光粼粼
    C. 昏暗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渭城旧曲”指的是: A. 一首古诗
    B. 一首流行歌曲
    C. 一段故事
    答案: A

  3. “归心黯黯”表达的是: A. 归家的快乐
    B. 归家的无奈与忧愁
    C. 归家的期待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离别之情,情感细腻。
  • 李白《早发白帝城》:描绘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

诗词对比:

比较袁荣法的《安公子·送公渚丈归青岛》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涉及离别的主题,但袁荣法更侧重于内心的愁苦与未来的期望,而王维则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色与离别的环境,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大辞典》
  • 《诗词鉴赏入门》
  • 《近现代诗人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