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寺井》

时间: 2025-01-01 15:47:28

沈沈百尺余,功就岂斯须。

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

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

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意思解释

题山寺井

作者:贾岛 〔唐代〕

原文展示

沈沈百尺余,功就岂斯须。
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
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
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白话文翻译

在深邃的山中,井水深达百尺,花费心血的努力难以言表。
早晨,僧人出定,汲水时发现,凿井之处虫子自然没有。
水源藏在高峻的山岭之下,清澈的水面映射着空中的阴影。
这个地方仿佛经历了无数劫难,凉爽的潭水也会逐渐枯竭。

注释

  • 沈沈:形容深沉、沉重。
  • 功就岂斯须:功夫的成果怎能一朝一夕就能得到。
  • :汲水。
  • 出定:指僧人结束打坐。
  • 凿新虫自无:凿井的地方没有虫子,暗示水源的干净。
  • 藏源重嶂底:水源藏于重峦叠嶂的底部。
  • 澄翳:水面清澈,映射出阴影。
  • 经劫:经历许多劫难。
  • 凉潭会共枯:凉爽的水潭最终也会枯竭。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贾岛,字阆风,号慧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清新的意象而闻名,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贾岛游山寺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寺的井水,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中“沈沈百尺余”一句,展现了井水的深邃与神秘,仿佛暗示着人类对生命深度的探寻。而“功就岂斯须”则透出一种对成果的思考,强调了努力与时间的关系。接着,作者通过描写僧人汲水的场景,引出对环境的观察,表现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两句,描绘了山间清泉的美丽景象,水源的深藏与清澈的对比,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体现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最后一句“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生命与自然的短暂与脆弱,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突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沈沈百尺余:描写井水的深邃,引发对深邃事物的思考。
    • 功就岂斯须:强调努力的积累与成果的关系。
    • 汲早僧出定:描绘僧人生活的简单与清净。
    • 凿新虫自无:暗示环境的纯净,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
    • 藏源重嶂底:隐喻内心深处的宁静,水源的深藏亦是对内心的探索。
    • 澄翳大空隅:描绘自然的清澈与广阔,反映出一种自由的心境。
    • 此地如经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 凉潭会共枯: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清晰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哲理。

  •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出对生命的感悟与自然的敬畏,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意象分析

  • :象征深邃与探索,代表着内心的沉思。
  • 僧人:象征简朴与清净的生活方式,反映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 水源:象征生命的源泉与纯净,反映出对自然的敬畏。
  • :象征坚韧与永恒,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贾岛的《题山寺井》主要描写了什么?

    • A. 对生死的思考
    • B. 山寺的井水
    • C. 僧人的生活
    • D. 自然景色
  2. “藏源重嶂底”中的“藏源”指的是什么?

    • A. 井水
    • B. 藏在山底的水源
    • C. 僧人的内心
    • D. 生命的本源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具有清新自然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
  • 诗词对比:王维与贾岛在描写山水时的不同风格,王维更侧重于画面感,而贾岛则更加注重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贾岛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