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花飘朔雪,灏气满南宫。
迢递层城掩,徘徊午夜中。
金闺通籍恨,银烛直庐空。
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白话文翻译:
瑞雪飘落,花瓣随风飞舞,南宫的空气格外清新。
遥远的城池被覆盖,午夜时分我孤独徘徊。
金色的闺房里满是遗憾,银烛照亮空荡荡的房间。
谁在乎那位被贬谪的客人,我想念家乡的桂花丛。
注释:
- 瑞花:指象征吉祥的花,通常指梅花或其他冬季花卉。
- 灏气:广阔的气息,这里指清新的空气。
- 南宫:古代的南方宫殿,这里作背景描绘。
- 迢递:遥远的,形容距离的远。
- 金闺:金色的闺房,常指富贵人家的住所。
- 银烛:用银制成的蜡烛,形容房间的奢华。
- 乌台:指被贬谪的地方,暗指诗人的身世。
- 桂丛:桂花丛,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羊士谔,唐代诗人,性情豪放,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在作品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冬季,诗人在外寓直,目睹雪中景象,感受到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雪中寓直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以“瑞花飘朔雪”引入,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冷冽的冬日氛围。接下来,“迢递层城掩”则把读者带入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层城的遥远与重重叠叠的雪景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孤独的画面。
“金闺通籍恨,银烛直庐空”两句,诗人以奢华的“金闺”与空荡荡的“银烛”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富贵生活的无奈与遗憾。即便身处华美的居所,内心的空虚却难以填补。最后一句“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提到“乌台客”,不仅是对自身遭遇的自嘲,也流露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表达出一种无奈的孤独。
整首诗以雪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渗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热爱,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瑞花飘朔雪:瑞花在雪中随风飘舞,象征着冬日的美丽与寒冷。
- 灏气满南宫:南宫的空气清新,衬托出一种高远与宁静的氛围。
- 迢递层城掩:遥远的层城被雪掩盖,表现出一种孤独与遥远的感觉。
- 徘徊午夜中:在午夜时分徘徊,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思考。
- 金闺通籍恨:金色的闺房中充满了对过往的遗憾,暗示着富贵生活的空虚。
- 银烛直庐空:银烛照亮空荡荡的房间,反映了内心的孤寂。
- 谁问乌台客:自嘲般地提到被贬谪的自己,表达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 家山忆桂丛: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桂花丛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瑞花与雪相提并论,表现出冬日的美丽。
- 对仗:如“金闺通籍恨,银烛直庐空”,形成音韵上的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情感,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雪中寓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反映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瑞花:象征着美好与吉祥。
- 雪:代表着寒冷与孤独,同时也有纯洁之意。
- 金闺:隐喻富贵与奢华。
- 银烛:象征着光明与空虚的对比。
- 乌台:暗指失意与贬谪之地。
- 桂丛:象征着对故乡的眷恋与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瑞花飘朔雪”中的“瑞花”指的是什么?
a) 梅花
b) 桂花
c) 玫瑰 -
“金闺通籍恨”中的“金闺”指的是:
a) 贫穷的房屋
b) 富贵的住所
c) 寒冷的庙宇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忘记
b) 怀念
c) 憎恨
答案:
- a) 梅花
- b) 富贵的住所
- b)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描绘了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与《和窦吏部雪中寓直》都蕴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感慨,李白的作品更注重历史与豪情,而羊士谔则着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