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池岛清阴里,无人泛酒船。
山蜩金奏响,荷露水精圆。
静胜朝还暮,幽观白已玄。
家林正如此,何事赋归田。
白话文翻译
在池塘和小岛的清凉阴影下,无人划船饮酒。
山蝉在金色的阳光下奏响乐曲,荷叶上的露珠如水晶般圆润。
宁静的景色胜过晨昏,幽静的观景处已是白天与黑夜的交替。
家中林木正是如此,何必再去赋诗归田呢?
注释
- 清阴:清凉的阴影。
- 泛:漂浮、划行。
- 山蜩:一种山中的蝉,常在夏季鸣叫。
- 金奏:形容山蜩的鸣叫声如同金乐般悦耳。
- 荷露:荷叶上的露水。
- 水精圆:形容露水晶莹剔透,像水晶一样。
- 静胜:宁静胜过。
- 幽观:清幽的地方。
- 白已玄:白天已经变得模糊,夜色渐浓。
- 家林:家中的树林。
- 赋归田:赋诗归田,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羊士谔,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具有清新淡雅的风格,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林馆避暑》创作于盛夏时节,诗人或许身处山水之间,享受清凉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林馆避暑》是一首描绘夏日避暑的诗作,诗人在此诗中通过清丽的自然景色,传达了内心的恬淡与宁静。开篇“池岛清阴里,无人泛酒船”,描绘出一个清幽的环境,仿佛在说:在这样一个避暑的地方,心中只剩下清风与凉影,酒船的无人与自然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清净感。
接下来的“山蜩金奏响,荷露水精圆”,诗人用声音与景象的结合,展示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精致。山蝉的鸣叫像金乐般悦耳,而荷叶上的露水则如水晶般璀璨,进一步深化了夏日的气息。
“静胜朝还暮,幽观白已玄”,在这里,诗人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宁静的美景在白天与黄昏之间显得更为动人,时间仿佛在此刻停滞,让人沉浸在这份恬淡的境界中。
最后一句“家林正如此,何事赋归田”,是全诗的高潮与总结,诗人将自然之美与家庭的安宁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诗人感受到的不仅是外在的美,更是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池岛清阴里,无人泛酒船
描绘了一个清凉的池塘与小岛,强调了宁静的环境与无人陪伴的孤独感。 -
山蜩金奏响,荷露水精圆
通过蝉鸣与露水的描写,展示出自然的生机与细腻之美。 -
静胜朝还暮,幽观白已玄
表达了宁静的美超越了白天与黄昏的交替,强调了这种幽静的意境。 -
家林正如此,何事赋归田
结束时,诗人反思自己为何要去追求田园生活,家中的林木同样让他感到满足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蜩的鸣叫比作金乐,突出声音的优美。
- 拟人:通过“清阴”与“泛酒船”,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朝还暮”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家庭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岛:象征清凉与宁静,代表诗人避暑的理想场所。
- 山蜩:象征夏天的生命力与活力。
- 荷露:象征自然的纯净和美好,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
- 家林:象征家庭的安宁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蜩金奏响”中“金”字的作用是什么?
A. 形容颜色
B. 形容声音悦耳
C. 形容时间
D. 形容乐器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B.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友情的赞美 -
诗中“静胜朝还暮”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B. 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C. 对亲情的思念
D. 对自然灾害的担忧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结合,但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情感,而羊士谔的《林馆避暑》则更强调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两首诗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但在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