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吟》

时间: 2025-01-04 09:38:34

千卷长书万首诗,朝蒸藜藿暮烹葵。

清时名立难皆我,

晚岁途穷亦问谁。

碧岸钓归惟独笑,青山耕遍亦何为。

寻常抖擞怀中策,可便降他两鬓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吟 徐夤 〔唐代〕 千卷长书万首诗,朝蒸藜藿暮烹葵。 清时名立难皆我,晚岁途穷亦问谁。 碧岸钓归惟独笑,青山耕遍亦何为。 寻常抖擞怀中策,可便降他两鬓丝。

白话文翻译:

我读了无数的书籍和诗篇,早晨蒸藜藿,晚上煮葵菜。 在清平时代立名虽难,但到了晚年路途艰难时,又有谁能问津呢? 在碧绿的岸边钓鱼归来,只有独自微笑;在青山间耕作,又有什么意义呢? 平常振奋精神,怀揣着策略,是否能减少那两鬓的白发呢?

注释:

  • 藜藿:一种野菜。
  • 葵:一种蔬菜。
  • 清时:清平时代。
  • 途穷:路途艰难。
  • 碧岸:碧绿的岸边。
  • 抖擞:振奋精神。
  • 怀中策:怀揣的策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田园诗。此诗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晚年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晚年,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和无奈时所作,表达了对名利淡泊和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晚年的深刻思考。诗中“千卷长书万首诗”显示了诗人的学识渊博,而“朝蒸藜藿暮烹葵”则描绘了简朴的生活。后两句“清时名立难皆我,晚岁途穷亦问谁”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晚年困境的无奈。最后两句“寻常抖擞怀中策,可便降他两鬓丝”则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诗人自述读过无数书籍和诗篇,显示了其学识的渊博。
  • 第二句:描绘了诗人简朴的日常生活,早晨蒸藜藿,晚上煮葵菜。
  • 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认为在清平时代立名虽难,但到了晚年路途艰难时,又有谁能问津呢?
  • 第四句:通过“碧岸钓归惟独笑”和“青山耕遍亦何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第五句:诗人振奋精神,怀揣着策略,希望能减少那两鬓的白发,体现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卷长书万首诗”与“朝蒸藜藿暮烹葵”,“清时名立难皆我”与“晚岁途穷亦问谁”。
  • 比喻:如“碧岸钓归惟独笑”中的“碧岸”比喻宁静的生活环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对名利的淡泊,对晚年困境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如“千卷长书”、“藜藿”、“葵”、“碧岸”、“青山”等,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诗人简朴、宁静的生活环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朝蒸藜藿暮烹葵”描绘了诗人怎样的生活? A. 奢华的生活 B. 简朴的生活 C. 忙碌的生活 D. 悠闲的生活
    2. 诗中“清时名立难皆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淡泊? A. 财富 B. 权力 C. 名利 D. 地位
    3. 诗中“寻常抖擞怀中策”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消极 B. 积极 C. 无奈 D. 悲观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阅读徐夤的其他诗作,如《边塞诗》等,以了解其多样化的风格。
  • 诗词对比:可以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全唐诗》、《唐诗三百首》等,这些书籍收录了徐夤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