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屡欲作茶词,未暇也。近选宋名公乐》
时间: 2025-01-06 09:14: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屡欲作茶词,未暇也。近选宋名公乐
作者:白朴 〔元代〕
密云双凤,碾破缕金团。
品香泉味好,须臾看蟹眼汤翻。
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
双鬟。微步稳,春纤擎露,翠袖生寒。
觉清风扶我,醉玉颓山。
照眼红纱画烛,吟鞭送月满银鞍。
归来晚,芸窗未寝,相伴小妆残。
白话文翻译
密云中双凤飞舞,碾碎了缕金般的团花。
品尝香泉的美好,转瞬间看蟹眼汤翻滚。
银瓶注水,花浮在兔子形状的碗中,雪花般的点缀像鹧鸪斑纹。
双鬟的女子,轻轻稳步走来,春日的纤纤手指托着露珠,翠绿的衣袖透着寒意。
我感受到清风轻抚,醉意朦胧如同玉石般的颓山。
明亮的红纱烛光映照,吟唱的鞭声送走了月光映满银鞍。
归来已晚,窗前尚未入睡,陪伴着我的是残妆的女子。
注释
- 密云双凤:密云中飞舞的双凤,象征着美好和吉祥。
- 碾破缕金团:碾碎了金色的团花,体现出一种细腻与珍贵的感觉。
- 蟹眼汤:蟹眼指汤中的气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汤的状态。
- 银瓶:指盛水的银制容器,增添了诗意的奢华感。
- 双鬟:指女子的发髻,体现了女性的柔美。
- 清风扶我:清风轻轻扶我,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
- 醉玉颓山:醉意朦胧,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典故解析
“满庭芳”是词牌名,早在宋代即有流传,词中融合了饮茶、赏月、谈欢的生活情景,显示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朴,元代诗人,字子华,以词名于世,善于描绘生活场景,情感细腻,兼具文学与艺术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聚会、饮茶、赏月的生活风貌,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满庭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个优雅的聚会场景。诗人在描写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体现出饮茶时的闲适和风雅。开头以“密云双凤”的意象引出,暗示着高贵和美丽的氛围。接着通过“蟹眼汤翻”和“银瓶注”描绘了茶水的美味与精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优雅的时刻。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用“微步稳”和“春纤擎露”等细节,表现出女性的柔美与温婉,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最后,诗人以“归来晚,芸窗未寝”收尾,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温暖,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饮茶的画面,更是对人情、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交往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密云双凤,碾破缕金团:描绘出聚会的奢华与雅致。
- 品香泉味好,须臾看蟹眼汤翻:表现出对茶水的品味与享受。
- 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用细致的比喻展现茶具的华美。
- 双鬟。微步稳,春纤擎露,翠袖生寒:描绘出女子的优雅与清新。
- 觉清风扶我,醉玉颓山: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
- 照眼红纱画烛,吟鞭送月满银鞍: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 归来晚,芸窗未寝,相伴小妆残:表现出对聚会结束后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蟹眼汤”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茶汤的状态。
- 对仗:如“银瓶注,花浮兔碗”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拟人:如“觉清风扶我”,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饮茶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细腻感受。情感基调温馨而充满雅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凤:象征美好与吉祥。
- 蟹眼汤:象征生活的细腻与乐趣。
- 银瓶:象征奢华与精致。
- 春纤擎露:象征青春与清新。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密云双凤”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美好与吉祥
B. 忧伤与离别
C. 自然与和谐 -
填空题:诗中描述茶水的细节是“蟹眼汤__”。
-
判断题:诗歌的最后一句体现了对聚会的惆怅与温暖。 (对/错)
答案:
- A
- 翻滚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 李清照
-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比较白朴的《满庭芳》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生活的雅致,但白朴更侧重于聚会场景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白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