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废寺(前半首一本作五言绝句)》

时间: 2025-01-04 09:20:31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

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

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

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
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
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
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白话文翻译

这座废弃的寺庙,仿佛身处哪一个世界,竟然与南朝的景象相似。
石铺的道路上无人打扫,松树门口被火焚烧。
残破的幡旗仍然挂在庙宇上,旧木板依然支撑着桥。
几卷残破的经书在这里,字迹已经模糊多年,快要消失了。

注释

  • 南朝: 指中国历史上南朝(420-589年)的时期,以其文化繁荣、佛教盛行而著称。
  • 石路: 指寺庙内的石子路,通常是通往寺庙的道路。
  • 松门: 指以松树为门的寺庙入口,象征着清幽和宁静。
  • 断幡: 指已经损坏的佛教幡旗,象征着信仰的衰败。
  • 故板: 指旧木板,可能是桥的构件,暗示着年久失修。
  • 残经: 指残缺的佛教经典,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消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约722年-约770年),字子云,号寒山,唐代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和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顾况的诗风受到王维的影响,擅长山水诗与闲适的生活哲理。

创作背景

《经废寺》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盛行的时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寺庙开始荒废,诗人以此为背景,抒发对古老寺庙的惋惜与对信仰衰退的思考,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和人心的变化。

诗歌鉴赏

此诗以废弃寺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信仰的衰退。开篇的“何世界”便引发读者的深思,仿佛在询问这片荒凉的土地究竟属于哪个时代。接着,诗人描绘了无人打扫的石路和被火烧毁的松门,展现出破败的景象,仿佛诉说着曾经的繁华已成昨日黄花。

“断幡犹挂刹”的意象深具象征意义,断裂的幡旗不仅代表了信仰的残缺,也暗示着人们对于过去的追忆与惋惜。而“故板尚支桥”则通过旧木板的坚持,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无情的现实。最后两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几卷残经在时间的冲刷下,字迹渐渐模糊,象征着文化的沉淀与消逝。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中,显示了顾况对历史与时代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对一个废弃寺庙的描画,更是一种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沉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知何世界: 诗人感到迷惑,不知道自己身处于哪个世界,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
  2. 有处似南朝: 与南朝的繁盛对比,现状显得格外凋零,营造出强烈的对比感。
  3. 石路无人扫: 石路无人打理,表现出寺庙的荒凉。
  4. 松门被火烧: 松树门口被火焚烧,象征着昔日的宁静与现在的毁灭。
  5. 断幡犹挂刹: 残破的幡旗依旧悬挂,说明信仰的衰退。
  6. 故板尚支桥: 旧木板仍在支撑桥,反映出岁月的痕迹。
  7. 数卷残经在: 几卷残缺的经书,显示出文化的遗留。
  8. 多年字欲销: 字迹逐渐模糊,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消逝。

修辞手法

  • 对比: 南朝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 断幡、故板、残经等意象象征着信仰、历史与文化的衰退。
  • 拟人: 通过人性化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信仰与文化的衰退,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在废弃寺庙的描写中,深刻反映出人们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废寺: 象征着失落的文化与衰退的信仰。
  • 石路: 代表着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
  • 松门: 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幡旗: 代表信仰的支柱。
  • 残经: 文化与智慧的遗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经废寺》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松门”被什么烧毁? A. 水
    B. 风
    C. 火
    D. 雪

  3. 诗歌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自然之美
    B. 信仰与文化的衰退
    C. 战争的残酷
    D. 人生的哲理

答案

  1. B. 唐代
  2. C. 火
  3. B. 信仰与文化的衰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 通过山水描绘宁静之美,与顾况的荒凉形成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 表达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主题与《经废寺》相似。
  • 杜甫《春望》: 反映国破家亡的悲哀,亦与顾况的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