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三》
时间: 2025-01-06 10:21: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楼宇沈沈翠几重。辘轳亭下落梧桐。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人不见,思何穷。断肠今古夕阳中。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层层叠叠的翠绿楼宇,亭子下面的梧桐树正落下树叶。晚霞映照着河流,雨水轻垂,树影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在呼唤着喜鹊。人影不见,思念却无穷无尽。无论古今,夕阳下的心痛依然存在。碧蓝的云彩仍留存着对山顶的怨恨,一片向西飞去,一片向东流动。
注释:
字词注释:
- 沈沈:沉重、深沉的样子。
- 辘轳亭:辘轳是用来提水的工具,亭子指的是一个小建筑,通常为休息或观景之用。
- 川光:河流的光景。
- 涵秋:包容秋天的意思。
- 鹊:喜鹊,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 断肠:形容非常痛苦的心情。
- 碧云:青翠的云彩。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断肠”与古典诗歌中常见的离愁别恨相联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仲尹是金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他的诗风清新隽永,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鹧鸪天》是在金朝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往事的怀念。
诗歌鉴赏:
《鹧鸪天》其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楼宇沈沈翠几重”引入,给人一种深邃、宁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幽静的环境中。接着通过“辘轳亭下落梧桐”的意象,唤起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落叶象征着过去的离去。诗中“川光带晚虹垂雨”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情感愈加浓烈,“人不见,思何穷”一句,表达了对亲友或往昔的深切思念,似乎无论何时何地,这种思念都无法结束。诗的最后部分“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则展现了对生活无常、离别愁苦的无奈感受,云彩的飞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宇沈沈翠几重:建筑物层层叠叠,深深的绿色让人感到宁静。
- 辘轳亭下落梧桐:亭子下的梧桐树在静静地落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川光带晚虹垂雨:晚霞照映河流,雨水轻垂,展现自然的美丽。
- 树影涵秋鹊唤风:秋天的树影摇曳,仿佛在引来喜鹊,增添一丝生动。
- 人不见,思何穷:人影不可见,思念却无尽无休。
- 断肠今古夕阳中:无论古今,夕阳下都充满了痛苦与思念。
- 碧云犹作山头恨:青翠的云彩依旧留存着对山上的怨恨。
- 一片西飞一片东:云彩各自朝不同的方向飞去,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影”与“鹊”相结合,增添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浓厚的思乡情怀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宇:象征着城市的繁华与人世的喧嚣。
- 梧桐: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川光: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生命的变迁。
- 鹊:象征着希望与欢愉,同时也引发对过往的回忆。
- 云彩:象征着无常与变迁,暗示人生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楼宇沈沈翠几重”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
- C. 欢快
- D. 激昂
-
“人不见,思何穷”中的“思”指的是什么?
- A. 对朋友的思念
- B. 对生活的思考
- C. 对亲人的怀念
- D. 对过去的追忆
答案:
- B. 宁静
- D. 对过去的追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诗词对比:
- 刘仲尹的《鹧鸪天》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刘仲尹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李白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金代诗词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