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时间: 2025-01-04 09:24:29

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

衔恩暂遣分龙节,

署敕还同在凤池。

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作者:张籍 〔唐代〕

盛德雄名远近知,
功高先乞守藩维。
衔恩暂遣分龙节,
署敕还同在凤池。
天子亲临楼上送,
朝官齐出道傍辞。
明年塞北清蕃落,
应建生祠请立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裴相公的丰功伟绩在远近都被人所知,他的功劳如此显赫,以至于先请求守护边疆。如今他因为得到恩宠暂时离开,分得龙节(指职务),而诏书同样在凤池(皇宫内)。天子亲自来到楼上送行,朝廷官员们齐聚在路旁辞别。明年在塞北的边疆,清蕃(指北方的少数民族)会平定下来,应该会为裴相公建立生祠并立碑纪念他的功绩。

注释

  • 盛德:指德行高尚,声名显赫。
  • 雄名:意指威望和名声。
  • :请求。
  • 守藩维:指守卫边疆的责任。
  • 衔恩:承载着恩泽。
  • 龙节:象征权力的节杖。
  • 署敕:指皇帝的诏书。
  • 凤池:古代皇宫的名称,象征权力之所在。
  • 塞北:指北方边疆地区。
  • 清蕃:指北方的少数民族。

典故解析

  • 龙节凤池:在古代,龙和凤分别象征着帝王和皇后,提到这两个意象,表明裴相公的重要性和与皇权的关系。
  • 生祠:古代有为功臣建立生祠的传统,表示对其功绩的纪念与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希甫,唐代诗人,生于今河南省。他的诗以清新质朴、平易近人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是唐代重要的诗人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裴相公被派往太原镇守的时期,反映了当时朝廷对边疆事务的重视,以及对有功之臣的礼遇。

诗歌鉴赏

《送裴相公赴镇太原》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对裴相公的赞美,传达出作者对他前途的美好祝愿。首句“盛德雄名远近知”,直接点明了裴相公的伟大德行和声名,体现出他在民间的威望。接下来的“功高先乞守藩维”,展示了裴相公的功绩是如此卓越,以至于他在被任命为守边将领之前,便已经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诗的中间部分,描绘了皇帝亲自为裴相公送行的场景,展现出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天子的亲临和朝官的齐出,反映了对他的高度重视。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裴相公未来的期许,期待他在边疆的表现会使得后人为其建祠立碑,以此来纪念他的功业。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的赞美,也表现了对国家和边疆的关切,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风格与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盛德雄名远近知:裴相公的优秀品德和伟大名声,大家都认知。
  2. 功高先乞守藩维:由于他的卓越功勋,特请求守卫边疆。
  3. 衔恩暂遣分龙节:因得皇恩暂时派遣,获得龙节象征的职务。
  4. 署敕还同在凤池:诏书同样在凤池发出,显示皇权的支持。
  5. 天子亲临楼上送:天子亲自来到楼上送别,礼遇非常。
  6. 朝官齐出道傍辞:朝廷官员们齐聚在路旁辞别,场面隆重。
  7. 明年塞北清蕃落:明年在北方边疆,清蕃会被平定。
  8. 应建生祠请立碑:应该为他建立生祠,并立碑以示纪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盛德雄名”与“功高先乞”,表现出结构上的工整。
  • 比喻:将权力象征化为“龙节”,借以表现威望。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诗句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线,通过对裴相公的赞美,表达了对他未来在边疆任职的期待和祝愿,体现出对忠臣的尊重和对国家安定的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节:象征权威、职务。
  • 凤池:象征皇权、尊荣。
  • 生祠:象征对功绩的永恒纪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节”象征什么? A. 边疆
    B. 权力
    C. 友情

  2.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裴相公的什么期待? A. 期望他回归
    B. 期待他在边疆的表现
    C. 希望他辞官

  3. “盛德雄名”中的“雄名”指的是什么? A. 声望
    B. 财富
    C. 家族

答案

  1. B. 权力
  2. B. 期待他在边疆的表现
  3. A. 声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送别诗,表达对友人的祝福。
  • 《送友人》:李白的送别诗,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张籍 vs. 王勃:张籍的诗更侧重于对功臣的赞美和国家的关怀,而王勃的诗则着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未来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