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断梗垂荷,小竹桥孤霜月瘦。梦来时,人去后,冷清波。人间无物奈情何,百种良辰虚有。窗外风,窗里漏,一秋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寂的场景:垂下的荷花干枯,竹桥在霜月的映照下显得瘦弱。梦中回忆的往事,与现实的孤独形成对比。人们来去匆匆,留下的只是冷清的水波。世间万物,情感却无处寄托,百般美好的时光也显得虚无。窗外的风吹进来,窗内的漏水让人感到一秋的寂寞和无奈。
注释:
- 断梗:指的是枯萎的荷花的茎杆。
- 垂荷:形容荷花的萎缩状态,给人一种凋零的感觉。
- 小竹桥:小巧而孤独的竹桥,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 霜月瘦:霜降的月亮显得清冷而纤瘦。
- 冷清波:水面上泛起的波纹,象征着孤独与冷清。
- 良辰虚有:美好的时光在现实中显得虚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作品多围绕人生的孤独与思考。他的诗风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关注人内心的感受,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对情感的渴望与失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诗歌鉴赏:
《酒泉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孤寂的秋景图,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人情冷暖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断梗垂荷”来引入,展现出一种凋零的美感,给人一种孤独的印象。小竹桥与霜月一起构成了一幅孤寂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人们的离去与流逝。后面的“梦来时,人去后”更是将这一孤独感深化,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人在内心的挣扎显得更加突出。
诗中“人间无物奈情何,百种良辰虚有”以强烈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惋惜。尽管有许多美妙的时刻,却因为人情的缺失而显得空洞无物。最后一句“窗外风,窗里漏,一秋过”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窗外的风与窗内的漏水象征着外在的干扰与内心的失落,暗示着生活中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美好情感的渴望,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断梗垂荷 - 描绘出残败的荷花,传达出初秋的凋零之感。
- 小竹桥孤霜月瘦 - 竹桥在霜月下显得孤独,进一步增强了氛围。
- 梦来时,人去后 - 反映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梦中有人情味,而现实却是冷清。
- 冷清波 - 水波的冷清,象征着孤独和无奈。
- 人间无物奈情何 - 质问如今的情感寄托何在。
- 百种良辰虚有 - 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却感到虚无。
- 窗外风,窗里漏 - 生活的干扰与内心的空虚相互交织。
- 一秋过 - 秋天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无情与感情的消散。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断梗”和“霜月”比喻情感的凋零与孤独。
- 拟人:将“波”赋予情感,使之成为孤独的象征。
- 对仗:如“梦来时,人去后”,增强诗的节奏感与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失落和时间流逝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代表生命的脆弱。
- 竹桥:象征着人际关系的脆弱与孤独。
- 霜月:象征着冷清与孤独的情感氛围。
- 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冷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断梗垂荷”中的“断梗”指的是什么?
- A. 荷花的根
- B. 荷花的茎
- C. 荷花的叶子
-
“梦来时,人去后”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 A. 梦中的人快乐
- B. 与现实的对比
- C. 现实中的聚会
-
诗词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人生的美好
- B. 生活的孤独与失落
-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秋夕》 - 李贺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酒泉子》都表现了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但杜甫的诗更偏向于家国情怀,而卢青山的诗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孤独与逝去。
参考资料:
- 《当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