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承徐沈,词话尚能鸣。
后起蓉湖为世诵,
常州坛坫得先声。
齐物仰长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承接了徐渭与沈周的风采,词句依然能够响亮。后来的蓉湖之地,成为了世人传诵的地方,而常州的坛坫更是早已声名在外。齐物之学在这里仰望着长久的光明。
注释:
- 承:承接、继承。
- 徐沈:指徐渭和沈周,都是文人雅士。
- 词话:指诗词文章。
- 蓉湖:指的是一个地方,可能是指某个以诗词著称的地区。
- 常州坛坫:常州是一个地名,坛坫指的是这里的文人聚集之地。
- 齐物:可能是指齐物论,即对万物的看法与理解。
- 仰长明:仰望光明,代表着对理想或真理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前(生卒年不详)是近代的一位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传承,其作品多具文化底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前辈文人和地方文化的缅怀,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继承。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及其文化的崇敬和对后起之地的赞美。诗中提到的“承徐沈”,是对前辈文人的致敬,表明诗人在文化传承上所持的态度。同时,诗中提到的“后起蓉湖”为世诵,显示出新兴文化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展现了一种文化自信与传承的希望。
诗人在表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系时,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提及常州坛坫的“先声”,反映出文人聚集地的辉煌与重要性。最后一句“齐物仰长明”,则是对理想与真理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文化的向往。
整首诗气韵生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思考,体现了对文人精神的赞美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承徐沈:继承了徐渭和沈周的文风与才华。
- 词话尚能鸣:他们的诗词依旧能够传唱。
- 后起蓉湖为世诵:后来的蓉湖地区,成为了人们传颂的胜地。
- 常州坛坫得先声:常州的坛坫一带早已经声名显赫。
- 齐物仰长明:人们对真理和理想的追求像仰望星空般长久而明亮。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如“承徐沈”与“后起蓉湖”。
- 比喻:将“齐物”比作一种精神追求,寓意深远。
- 象征:蓉湖与常州坛坫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前辈文人的怀念,对地方文化的赞美,以及对理想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待,传递出浓厚的文化自豪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徐沈:代表古代文人的智慧与风范。
- 蓉湖:象征着新兴文化的兴起与繁荣。
- 常州坛坫:象征着文人聚集地的历史厚重感。
- 齐物:象征着对理想生活与真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徐沈”是指哪两位文人? A. 李白和杜甫
B. 徐渭和沈周
C. 苏轼和陆游
D. 白居易和黄庭坚 -
“后起蓉湖为世诵”中的“世诵”是什么意思? A. 世人诵读
B. 世界的诵歌
C. 世代的传承
D. 世俗的声音 -
“齐物仰长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古代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但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
- 《静夜思》: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思乡之情,与《望江南》的文化思考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近现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