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事近
罗玘 〔明代〕
昨夜山头明,月照四郊如昼。
晓来车骑如云,向邮亭分手。
飘飘两袖天风,醉数明春宫柳。
定留金鼎调羹,肯南天回首。
白话文翻译:
昨夜山头的明月,照亮了四周,宛如白昼。
清晨时分,车马如云,大家在邮亭告别。
风轻轻吹起我两袖,醉意萦绕在春天的柳树旁。
我一定会留住那金鼎里的美味,怎能再回头去看南天呢?
注释:
- 昨夜:指前一晚。
- 明:明亮的意思。
- 四郊:四周的乡野。
- 车骑:车辆和骑马的人。
- 飘飘:形容轻盈的样子。
- 两袖:指衣袖,象征自在和飘逸。
- 醉数:醉意中数着。
- 明春宫柳:春天的柳树,春意盎然。
- 金鼎调羹:这里用金鼎比喻美味的食物,调羹则指调味的勺子。
典故解析:
“金鼎”在古代常用来象征富贵和美味,常见于诗词中用来描绘丰盛的宴席。“回首南天”则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的眷恋与思考,带有一种惜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玘,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关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好事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晨的美丽场景,月光如昼,车马如云,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整首诗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象征着希望和新生。特别是“飘飘两袖天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似乎在表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的后半部分“定留金鼎调羹”,则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表面上看似仅在描绘美食,实则隐含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结尾“肯南天回首”,更是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思考与不舍,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既想留住美好,也难以舍弃过去。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情感却丰富深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山头明,月照四郊如昼。
描写了月光明亮,照亮了四周的景象,营造出宁静清幽的氛围。 -
晓来车骑如云,向邮亭分手。
早晨,车马众多,形如云彩,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情景。 -
飘飘两袖天风,醉数明春宫柳。
风轻拂衣袖,诗人醉意中观赏春天的柳树,表现出一种飘逸的心境。 -
定留金鼎调羹,肯南天回首。
留住美味的心愿与对过去的回首,体现出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鼎”比作美味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车骑如云”与“向邮亭分手”,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风描绘成有灵性的存在,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昔日时光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车骑如云:象征着繁忙与人际关系。
- 春宫柳:象征生机与希望。
- 金鼎:象征富饶与美味。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融,构成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A. 昨夜
B. 早晨
C. 正午
答案:B -
“金鼎调羹”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味
C. 忧愁
答案:B -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快乐
C. 怀念与珍惜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好事近》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好生活的追求,而《静夜思》则表现出孤寂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境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