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 壬子书事》
时间: 2025-01-04 08:50: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风扫。西风倒。早春芳信咸阳道。
西施舌。东施骨。座莲翻处。掌中无物。咄。咄。咄。
黄池会。鸿沟酹。合纵才罢连横瘵。
操波厥。穷棉越。一天龙蜃。满江鲈鳜。捽。捽。捽。
白话文翻译
东风扫过,西风倒伏,早春的芳信已经传到咸阳的道路上。
西施的舌头,东施的骨骼,莲花翻动的地方,手中却空无一物。呸!呸!呸!
黄池的盛会,鸿沟的酒酹,合纵的策略才刚刚结束,连横的瘟疫又来了。
操控波谲,穷尽棉越的境地,天上龙蜃的幻影,江中满是鲈鱼和鳜鱼。捽!捽!捽!
注释
- 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预示着万物复苏。
- 咸阳道:指古代通往咸阳的道路,象征着政治中心。
- 西施、东施:两位古代美女,分别代表美丽的语言和美丽的形体。
- 黄池会:指战国时期的合纵会议,象征政治联盟。
- 鸿沟:指历史上的鸿沟,象征分歧与冲突。
- 操波厥:意指驾驭波浪的技巧,象征着对局势的掌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轶刘,近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创作背景
《钗头凤 壬子书事》写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古典意象和现代情感的结合,表达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与忧虑,同时展现个人的无奈与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古典典故,展现了诗人在春天来临之际的复杂情感。开头以“东风扫”和“西风倒”的对比,突显了春天的变迁与生命的气息,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掌中无物”的失落感,象征着现实的无奈与空虚。
诗中提到的西施与东施,代表了美的两种极致,一种是语言的魅力,另一种是身体的吸引,而这两者在现实中却常常是不可得的幻影。黄池会和鸿沟的典故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政治内涵,表达了对当时政局的无奈与不安。
最后的意象“满江鲈鳜”,则是一种对丰饶与活力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尽管现实却是满目疮痍。整首诗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游走,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东风扫。西风倒。”:春风的到来象征着新生,但西风的倒伏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困境。
- “早春芳信咸阳道。”:春天的消息已传到政治中心,暗示着政治动态。
- “西施舌。东施骨。”:两个美丽的象征,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
- “座莲翻处。”:莲花的翻动象征着变化与动荡,手中无物则是失落感的体现。
- “黄池会。鸿沟酹。”:往年盛会的结束与新的冲突的开始,反映出历史的循环。
- “操波厥。”:对局势的掌控与无奈的对比。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风扫。西风倒。”,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西施与东施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夸张:如“满江鲈鳜”,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展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渴望,同时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希望。
- 西施与东施:美的两种表现,象征理想与现实。
- 黄池会:历史政治事件的象征,反映对政治变革的关注。
- 龙蜃:幻影与希望的结合,表达人生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东风扫”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失落
C. 春天的来临
D. 战争 -
“西施舌,东施骨”表达了什么?
A. 对美的渴望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历史的追忆
D. A和B均正确
答案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沈轶刘的《钗头凤 壬子书事》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沈轶刘则在历史与个人的交织中展现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研究文章与评论
这些参考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词的风格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