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丁未初夏作于横桥老屋》

时间: 2025-01-04 08:22:54

肠九曲。

愁偏足。

何时惊醒红尘宿。

深夜静。

纱窗凭。

莲花漏滴,芭蕉露冷。

听。

听。

听。

罡风酷。

催人促。

无端失我庭前玉。

青鸾问。

琼宫信。

柔丝怎理,梦魂难稳。

恨。

恨。

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肠九曲。愁偏足。何时惊醒红尘宿。深夜静。纱窗凭。莲花漏滴,芭蕉露冷。听。听。听。罡风酷。催人促。无端失我庭前玉。青鸾问。琼宫信。柔丝怎理,梦魂难稳。恨。恨。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愁苦与思念。在曲折的心情中,愁绪却又似乎根深蒂固,难以寻得解脱。作者在深夜静静地凭窗而坐,窗外的莲花滴水,芭蕉上的露珠冰冷,听着外面的风声,感到一阵阵的凛冽。时间在催促,而心中的情感却无法释怀,似乎失去了庭前的美好。那青鸾似乎在询问,而我却无法理清那柔软的丝线,梦中的魂灵总是难以安稳,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恨意。

注释

  • 肠九曲:形容心中愁苦复杂,像肠子一样弯曲。
  • 红尘宿:指在世俗生活中的沉浮与苦闷。
  • 纱窗:窗子用轻薄的纱布制成,暗示夜深静谧。
  • 莲花漏滴:形容夜间莲花上的露水滴落,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 罡风酷:指刮起的猛烈风,带来寒意。
  • 青鸾: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的信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禧身,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丁未年初夏,作者在横桥老屋中创作,环境的孤寂与自然的幽静激发了其内心深处的思绪,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虑与孤独。开篇的“肠九曲”即刻抓住了读者的心,诉说了复杂的愁苦。随着词句的推移,作者通过“深夜静”“莲花漏滴”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孤寂,反衬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听。听。听。”的重复,增强了词中的紧迫感,仿佛在倾听着外界的动静,也在自我反思中寻求解脱。紧接着的“罡风酷”,则将外界的严酷与内心的困境相结合,使得情感愈加深沉。

最后的“恨。恨。恨。”则是情感的顶点,体现了对失去的无奈与对现实的愤懑,展现了人对命运的无力感。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细腻的描写到情感的爆发,展示了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肠九曲:形容心绪的复杂与曲折。
  • 愁偏足:愁苦似乎总是难以消散。
  • 何时惊醒红尘宿:期盼能从世俗的烦恼中醒来。
  • 深夜静: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 纱窗凭:倚靠在窗前,感受夜晚的氛围。
  • 莲花漏滴,芭蕉露冷: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寒冷。
  • 听。听。听:反复强调,传达出紧迫感。
  • 罡风酷:外界的严寒,内心的焦虑。
  • 催人促:时间的无情催促。
  • 无端失我庭前玉:失去美好的回忆和事物。
  • 青鸾问:象征美好的信使的询问。
  • 琼宫信:传达情感的途径。
  • 柔丝怎理,梦魂难稳:无法理清复杂的情感,梦中的心灵难以安宁。
  • 恨。恨。恨。:情感的最终爆发,表达对失去的怨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肠子,形象生动。
  • 拟人:自然元素如青鸾、莲花被赋予情感。
  • 对仗:词句结构的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失去的惋惜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示了个人情感的脆弱与深邃,反映出清代文人对情感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肠九曲:象征内心的复杂情感。
  • 莲花:纯洁与孤独的象征。
  • 芭蕉:代表自然与宁静。
  • 青鸾:美好的情感信使。
  • 梦魂:象征内心的渴望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肠九曲”中的“曲”指的是什么? A. 直线
    B. 弯曲
    C. 平坦
    D. 高低

  2. “深夜静”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喧闹
    B. 宁静与孤独
    C. 欢快
    D. 忧伤

  3. “恨。恨。恨。”这句中体现的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愤怒
    C. 失落
    D. 安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探讨同样的悲伤与失落。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情感的复杂。

诗词对比

  • 许禧身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都极为细腻,但许禧身的词更偏向于内心的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地描绘了对时光的感慨与失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许禧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