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中寒夜姚侍御宅怀贾岛》

时间: 2025-01-03 18:12:57

夜木动寒色,雒阳城阙深。

如何异乡思,更抱故人心。

微月关山远,闲阶霜霰侵。

谁知石门路,待与子同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木动寒色,雒阳城阙深。
如何异乡思,更抱故人心。
微月关山远,闲阶霜霰侵。
谁知石门路,待与子同寻。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树木在寒冷的色彩中摇动,雒阳的城阙显得格外深沉。
我在异乡如何能抑制思念,更是对故人的情感依旧深厚。
微弱的月光照耀着远方的关山,闲置的台阶上霜和雪已经侵袭。
谁又知道石门的道路,我期待着与你一起去探寻。

注释:

  • 雒阳:古代洛阳,汉朝时的都城,地位重要。
  • 侍御:指侍卫和辅佐的官员,此处指贾岛。
  • 寒色:寒冷的色调,形容冬夜的氛围。
  • 关山:指阻隔的山岳,象征遥远的距离和思念。
  • 石门路:特指通往某地的道路,象征未来的希望与重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戴,字少卿,盛唐时期的诗人,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闻名。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马戴身处异乡,思念故友贾岛的情境中,反映了他对故乡和旧友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向往。

诗歌鉴赏:

全诗浑然一体,情感真挚,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置身于异乡,心中充满对故人的思念。开头“夜木动寒色”,用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直接引入了诗人的情感;“雒阳城阙深”则突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城阙的深沉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接下来的“如何异乡思,更抱故人心”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牵挂,情感愈加浓烈。最后两句“谁知石门路,待与子同寻”则寄托着对未来重聚的期待,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充满了希望,整首诗在抒情中又蕴含着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木动寒色:描写寒冷的夜晚,树木在寒风中摇动,营造出凄凉的孤独感。
  2. 雒阳城阙深:雒阳的城阙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深沉,象征着遥远的故乡与思念。
  3. 如何异乡思:表达了身处异乡的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苦。
  4. 更抱故人心:强调对故人的思念情感,愈加沉重。
  5. 微月关山远:微弱的月光照耀着遥远的山关,象征着遥不可及的距离。
  6. 闲阶霜霰侵:闲置的阶梯上已被霜雪侵袭,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孤寂的感受。
  7. 谁知石门路:表达对未来重聚的无奈与等待,寄托着对友人再会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色”比喻为夜晚的氛围,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夜木动,仿佛有生命般反映诗人的情感。
  • 对仗:如“微月关山远,闲阶霜霰侵”,形成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与友谊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贾岛的深厚情谊,情感真挚动人。

意象分析:

  • :象征孤独与寂静,增强了思念的氛围。
  • 寒色:表现出冷清的环境,与思念的情感形成对比。
  • 月光:象征希望与思念,微弱的月光照亮了遥远的关山,寄托了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雒阳”是指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洛阳
    • C) 长安
    • D) 成都
  2. 诗中“微月”主要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寂寞
    • C) 希望
    • D) 恐惧
  3. 诗人对故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轻视
    • B) 思念
    • C) 忘记
    • D) 愤怒

答案

  1. B) 洛阳
  2. C) 希望
  3. B)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夜泊牛津》
  • 贾岛《题李凝幽居》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贵与离别的伤感。
  • 李白《夜泊牛津》则用夜晚的景象反映孤独与思乡之情,情感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唐诗鉴赏辞典》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戴的这首《雒中寒夜姚侍御宅怀贾岛》,体会诗中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