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慢 春日过菱溪作》
时间: 2025-01-04 08:07: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武慢 春日过菱溪作
作者: 谢觐虞 〔近代〕
烟约郊长,风欺帽侧,车外疏林慵绣。
银笺陌上,翠楫横塘,不是那时携手。
故黛落鬟,一梦云屏,几禁回首。
枉教人传说,青梅赌笑,红墙横斗。
也准备百不思量,思量况在地老天荒时候。
长波掩市,迸入离肠,一样醉春如酒。
珍重旧家,只有枝禽,许他厮守。
剩寒香薄倖,还傍绮窗暗透。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郊外,风吹得我帽子歪斜,车外的稀疏树林懒洋洋地绣着春意。
银白色的纸张上,绿色的船桨横卧在塘边,不再是那时我们携手同行的画面。
昔日的黑发如黛,化作一梦的云屏,不知多少次禁不住回首。
徒然使人传说,青梅竹马的笑语,红墙外的争斗。
我也做好了不去思量的准备,但想起在地老天荒之际的情景,情绪却无法自已。
长波掩埋了市场的喧嚣,涌入心底的离愁,像是春酒一样醉人。
珍惜旧日的家,只有那几只鸟儿,愿意与我相守。
而仅剩的寒香却薄倖,仍在绮窗旁暗自透出。
注释
- 烟约:烟雾缭绕的样子。
- 疏林慵绣:稀疏的树林懒散地装点着春天的景色。
- 银笺:古代一种纸张,常用于书信或诗词。
- 翠楫:绿色的船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故黛落鬟:黑发如黛,指过去的美好时光。
- 青梅:青梅竹马,指少年时的情谊。
- 地老天荒:指时间久远,形容感情的持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觐虞,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结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画面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日,诗人经过菱溪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勾起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抒发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武慢 春日过菱溪作》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抒情词,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了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开篇“烟约郊长,风欺帽侧”,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惬意,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往昔的无尽怀念。通过“银笺陌上,翠楫横塘”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结。
“故黛落鬟,一梦云屏”,在这里,诗人用梦境的意象表现了对过去情感的追忆与惋惜,那些美好的时光已成过往,令人难以忘怀。接下来的“青梅赌笑,红墙横斗”则用典故传达了青涩爱情的纯真与复杂,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无奈。
后半部分的意象转变,诗人从怀旧中回到现实,“长波掩市,迸入离肠”,将心中离愁与春酒的醉意交织在一起,暗示了人生的苦涩与欢乐交融。最后,诗人珍惜过去的美好,尽管只剩下几只鸟儿的陪伴,却依然感到孤独。整体来看,诗歌通过春天的意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让人沉醉其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约郊长,风欺帽侧:描绘春日的郊外,烟雾缭绕,微风轻拂,带来轻松的氛围。
- 车外疏林慵绣:描写车外的树林稀疏而懒散,暗示着春天的慵懒气息。
- 银笺陌上,翠楫横塘:在银色的纸张上,绿色的船桨横卧,象征着青春的记忆和美好时光。
- 不是那时携手:强调往昔的情感,已不再是携手共度的时光。
- 故黛落鬟,一梦云屏:用梦境的意象来表达对过去美好的怀念。
- 几禁回首:表达诗人对过往的无奈与渴望。
- 青梅赌笑,红墙横斗:典故暗示青涩的爱情与复杂的情感。
- 百不思量,思量况在地老天荒时候:虽然不想思考,但对未来的无奈与惆怅无法避免。
- 长波掩市,迸入离肠:长波掩埋了市场的喧嚣,涌入心底的离愁。
- 一样醉春如酒:春天的醉意如酒般迷人,感受生活的美好。
- 珍重旧家,只有枝禽,许他厮守:珍惜过去的美好,愿意与鸟儿相伴。
- 剩寒香薄倖,还傍绮窗暗透:剩下的寒香显得薄弱,仍在窗边透出,暗示孤独与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如酒”形容春天的迷人,让人陶醉。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风欺帽侧”。
- 对仗:如“青梅赌笑,红墙横斗”,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春日的景象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雾:代表朦胧的情感与回忆。
- 春天: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青梅:青涩的爱情与纯真的情感。
- 鸟:象征自由与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往昔的怀念
- C. 对爱情的渴望
-
下列哪一句描写了春日的气息?
- A. 故黛落鬟
- B. 风欺帽侧
- C. 剩寒香薄倖
-
“青梅赌笑”中的“青梅”象征什么?
- A. 爱情的甜蜜
- B. 年轻的无忧
- C. 童年的回忆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展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春夜喜雨》:通过雨水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苏武慢》的怀念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