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怀古》

时间: 2024-09-19 21:27:41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意思解释

卖花声·怀古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阿房舞殿翻罗袖,
金谷名园起玉楼。
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
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白话文翻译:

在阿房宫的舞殿中,舞者翻动着罗袖;
金谷园中,玉楼高耸。
古老的隋堤上,垂柳飘逸,缆着龙舟。
不忍回首,东风又起,
野花在暮春时节盛开。

那位美人在乌江岸自刎,
战火曾经烧毁了赤壁山。
将军在玉门关空自老去。
令人伤心的是秦汉时期,生民涂炭,
读书人不禁长叹一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阿房舞殿:指阿房宫中的舞殿,象征奢华和繁华。
  • 金谷名园:指的是金谷园,历史上著名的园林。
  • 隋堤古柳:指隋朝时期的堤岸,栽种了古老的柳树。
  • 自刎:指自杀,特别是用刀割喉。
  • 玉门关:古代重要关口,象征着边疆和将军的职责。

典故解析:

  •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因其奢华而著称,但最终毁于火焚。
  • 赤壁:指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擅长诗词,常以怀古抒情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历史背景复杂,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怀古抒发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惋惜与沉思。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历史场景与人物,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深刻思考。开篇的“阿房舞殿翻罗袖”与“金谷名园起玉楼”描绘了昔日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后半部分对战火和悲剧的描写。诗中美人自刎乌江岸,体现了历史的悲剧性与个体命运的无奈。尤其是“伤心秦汉,生民涂炭”一句,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苦难,诗人通过读书人的长叹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整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阿房舞殿翻罗袖:描写繁华的舞殿,暗示历史的奢华与浮华。
  2. 金谷名园起玉楼:再现名园的美丽,传达对往日繁华的怀念。
  3. 隋堤古柳缆龙舟:描绘古老的景象,展示历史的悠久。
  4.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表达对过去的无奈与惋惜。
  5. 野花开暮春时候:自然景象的描绘,表明生命的延续。
  6. 美人自刎乌江岸:历史悲剧,反映个体的无奈。
  7. 战火曾烧赤壁山:强调战争带来的毁灭与痛苦。
  8. 将军空老玉门关:描述将军的孤独与无能为力。
  9.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总结历史的苦难,表达对民生的关切。
  10. 读书人一声长叹:传达知识分子的悲哀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的繁华比作舞殿、名园,形成鲜明的对比。
  • 对仗:如“美人自刎”与“将军空老”,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对生命、历史和社会现状的深切思考与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同情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阿房宫:象征奢华与权力的衰败。
  • 乌江:代表历史悲剧与英雄的悲惨结局。
  • 赤壁:战争与历史变迁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阿房宫象征了什么?

    • A) 奢华与繁华
    • B) 战争的悲惨
    • C) 自然的美丽
    • D) 个人的命运
  2. 诗中的“美人自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项羽
    • C) 诸葛亮
    • D) 刘备
  3.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自然灾害
    • B) 战争带来的苦难
    • C) 社会繁华
    • D) 个人命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历史的悲情与苦难,后者则表现出豪放的饮酒作乐,展现不同的历史观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集》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