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乙丑九月登黄鹤楼》

时间: 2025-01-19 18:13:50

白日丽金秋,朱栏俯碧流,历沧桑换了新楼。

筋力尚能超百级,携胜侣,豁吟眸。

兴废念悠悠,峥嵘岁月遒,问子安何日重游。

笑指山川应不识,花满野,黍盈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唐多令 乙丑九月登黄鹤楼
作者: 程千帆 〔近代〕

白日丽金秋,朱栏俯碧流,
历沧桑换了新楼。
筋力尚能超百级,携胜侣,豁吟眸。

兴废念悠悠,峥嵘岁月遒,
问子安何日重游。
笑指山川应不识,花满野,黍盈畴。


白话文翻译

在金秋的阳光下,白日明丽,红色的栏杆俯瞰着碧绿的江水,经历了沧桑的黄鹤楼焕然一新。我的身体依然强健,能够攀登百级台阶,携带着伴侣,畅快地吟唱诗句。对历史的兴衰感慨万千,岁月的峥嵘让人感慨不已,我问你何时再来此地游览?你笑着指着山川,似乎不再认得,野花盛开,稻谷丰盈。


注释

字词注释

  • :美丽、鲜明。
  • 朱栏:红色的栏杆。
  • 碧流:清澈的水流。
  • 筋力:体力、力量。
  • 超百级:指攀登超过一百级台阶。
  • 胜侣:良好的伴侣。
  • 豁吟眸:心情开阔,眼光明亮地吟咏。
  • 兴废:兴盛与衰败。
  • 峥嵘:形容岁月的显赫或壮丽。
  • 重游:再次游览。

典故解析

  • 黄鹤楼:位于武汉,是著名的古建筑,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在此吟咏,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人间的离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千帆,近现代著名诗人,作品多表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历史的思考,其诗风清新婉约,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乙丑年九月,作者登上黄鹤楼,感受到自然的美景与历史的沧桑,因而抒发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唐多令 乙丑九月登黄鹤楼》是一首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的词作。开篇用“白日丽金秋,朱栏俯碧流”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展现出一种明亮而富有生机的意象。朱栏与碧流的对比,营造出鲜明的色彩冲击力,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美丽的场景中。接下来,诗人写道“历沧桑换了新楼”,不仅展示了黄鹤楼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世事的无常与变化。

诗中“筋力尚能超百级”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的自信与活力,意欲与友人一同享受这份美好的时光。而“兴废念悠悠”则转向对历史的深思,岁月的变迁让人感到无尽的感慨与惆怅。最后的几句“问子安何日重游”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期待与渴望,似乎在询问何时再共赏这份美好。

整首词在抒情中交织着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回望,情感丰富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日丽金秋: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阳光明媚。
  2. 朱栏俯碧流:红色的栏杆俯瞰着碧绿的河流,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
  3. 历沧桑换了新楼:黄鹤楼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已焕然一新。
  4. 筋力尚能超百级:自信身体依然强健,能够攀登百级台阶。
  5. 携胜侣,豁吟眸:与良友同行,心情愉悦,放声吟唱。
  6. 兴废念悠悠:对历史的兴衰感慨万千。
  7. 峥嵘岁月遒:岁月的显赫让人深思。
  8. 问子安何日重游:询问友人何时再来此游览。
  9. 笑指山川应不识:友人笑着指向山川,似乎已不再认得。
  10. 花满野,黍盈畴:野花盛开,稻谷丰盈,展现自然的富饶。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景物描写,传达情感。
  • 对仗:例如“兴废念悠悠,峥嵘岁月遒”,形成整齐的对仗结构。
  • 排比:用多个意象增强表达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历史兴衰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与期盼,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日:象征光明与希望。
  • 朱栏:象征着人文的精致与古典美。
  • 碧流: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流动。
  • 筋力:代表着年轻的活力与生命力。
  • 兴废:象征着历史的沉浮与人事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唐多令 乙丑九月登黄鹤楼》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程千帆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朱栏”指的是?

    • A. 红色的栏杆
    • B. 金色的栏杆
    • C. 绿色的栏杆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伤感
    • B. 喜悦与期待
    • C. 忧虑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的这首诗也与黄鹤楼有关,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词对比

  • 程千帆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风格上有所不同,程千帆更注重情感与景色的结合,而李白则常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各自作品中对历史、自然和人情的不同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现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