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时间: 2025-01-05 08:19: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唐多令 ——赵我佩 〔清代〕
人去下帘钩。笙歌散画楼。掩窗纱欲睡还休。细算年来多少事,算不了是离愁。浪迹比闲鸥。流光易白头。洗回肠只是香瓯。借得酒兵攻垒块,攻不破是糟丘。
白话文翻译:
人走了,低下了帘钩。笙歌已经散去在画楼中。掩上窗帘,虽想睡去却又不忍休息。细细算来这些年来经历了多少事情,却算不出心中的离愁。像漂流的鸥鸟般无所依,光阴流逝容易使人白头。洗净肠胃也只是香醇的酒杯。借来的酒兵虽能攻城,却攻不破心中的醉愁。
注释:
- 帘钩:指的是帘子的挂钩,这里象征着离别的氛围。
- 笙歌:即乐声与歌声,代表欢乐的时光。
- 窗纱:窗户的纱帘,用来遮挡外界,象征内心的封闭。
- 离愁:离别时的愁苦。
- 浪迹:漂泊的生活状态。
- 流光:指光阴的流逝。
- 香瓯:指盛酒的器具,象征美好的饮酒时光。
- 酒兵:借指酒,作为解愁的工具。
典故解析:
本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离愁”一词在古诗词中常用,反映了古人对离别的共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我佩,清代词人,以词风婉约见长,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与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该词作可能是在经历离别或感受到人生无常的背景下创作,表达了对流逝时光和离愁的感慨。
诗歌鉴赏:
《唐多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愁苦,诗人在开篇即以“人去下帘钩”点出离别的主题,瞬间把读者带入了一种失落的氛围中。接着,笙歌散去,曾经的欢乐时光已成往事,窗前的纱帘似乎也在诉说着难以入睡的心情。诗人细算年来的种种,却发现这些经历都无法弥补内心深处的离愁。
“浪迹比闲鸥”,不禁让人联想到那种无家可归的漂泊,愁苦在时间的流淌中愈发显得沉重。随着流光而逝的还有青春,诗人感慨“流光易白头”,时光如梭,终究使人苍老。最后,借酒消愁的尝试似乎也显得无力,诗人意识到那种痛苦的情感无法通过外在的方式来释放,留下的是一份淡淡的无奈与心酸。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离愁的无奈,展现了清代词人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去下帘钩:人离开后,帘钩低下,象征着孤独与离别。
- 笙歌散画楼:曾经的欢乐与热闹已经消散,暗示着美好的时光已成过去。
- 掩窗纱欲睡还休:想要入睡却又因思念而难以入眠,表现心情的纠结。
- 细算年来多少事,算不了是离愁:经历再多也无法释怀心中的离愁。
- 浪迹比闲鸥:形象地描绘出漂泊的无助与孤独。
- 流光易白头:时光流逝,容易让人变老,感慨岁月无情。
- 洗回肠只是香瓯:洗去烦恼也仅仅是为了美酒,暗示内心的渴望。
- 借得酒兵攻垒块,攻不破是糟丘:借酒消愁却无法真正释怀,象征着心底的苦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人去下帘钩”与“笙歌散画楼”,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
- 比喻:如“酒兵”比喻酒作为解愁的武器。
- 意象:如“闲鸥”、“白头”等意象,生动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愁的深切感受,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帘钩:象征离别与孤独。
- 笙歌:象征欢乐的过往。
- 窗纱:象征内心的封闭与思念。
- 闲鸥:象征漂泊无依的状态。
- 流光:象征时间的流逝。
- 香瓯:象征美好却短暂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人去下帘钩”中,帘钩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离别
- C. 思念
- D. 孤独
-
“流光易白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青春的感慨
- C. 对离愁的释怀
- D. 对过往的怀念
-
诗中提到“借得酒兵攻垒块”,酒在这里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忧愁
- C. 解脱
- D. 无奈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赵我佩的《唐多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离愁的感慨,但赵我佩更侧重于孤独的感受,而李清照则在离愁中夹杂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二者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多令的艺术特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