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法云寺双桧》
时间: 2025-01-04 09:42: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扬州法云寺双桧
谢家双植本图荣,
树老人因地变更。
朱顶鹤知深盖偃,
白眉僧见小枝生。
高临月殿秋云影,
静入风檐夜雨声。
纵使百年为上寿,
绿阴终借暂时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法云寺中双桧树的景象。谢家种植这两棵树原本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而如今树木的生长因地势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朱顶鹤在此处安静地栖息,似乎知道树木的深厚与苍翠;白眉僧人看到小枝条也在悄然生长。高高的树临近月殿,映衬着秋天的云影,宁静的夜晚,风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即便是百岁长寿,绿荫也只能借用一时的光阴。
注释
字词注释:
- 谢家:指谢氏家族,可能是指某个名门望族,种树是为了荣华富贵。
- 双植:双树并植,表示两个树木一起种植。
- 盖偃:盖指树冠,偃为倾斜,表示树木茂盛。
- 白眉僧:指年长的和尚,形象生动,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
- 高临月殿:高高的树木临近月殿,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高度。
- 绿阴:树木的荫蔽之处。
典故解析:
在唐代,法云寺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寺庙,常吸引文人墨客,诗中提到的朱顶鹤和白眉僧都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象征着一种和谐的生态与人文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约789年-约835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少华,出生于扬州。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期。法云寺作为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张祜在此写下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扬州法云寺双桧》通过描绘双桧树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谢家双植本图荣”引入,说明这两棵树的种植最初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树木的生长与环境的变化却让这一初衷显得苍白无力。朱顶鹤和白眉僧的出现,既是自然生灵的点缀,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朱顶鹤知深盖偃,展现了它与树木间的和谐关系;而白眉僧则代表了对生命的观察与思索。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秋天的月殿和夜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高大的树木在月光下投下影子,伴随着风雨声,诗人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尽管长寿有百年,绿荫却只能借用这一刻的光阴。这一哲思不仅反映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传递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与理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张祜的艺术才华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谢家双植本图荣:谢家种植两棵树本是为了追求名利。
- 树老人因地变更:树的生长因地形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 朱顶鹤知深盖偃:朱顶鹤在树下栖息,似乎对树木的苍翠有所了解。
- 白眉僧见小枝生:白眉的和尚观察到小枝条在生长。
- 高临月殿秋云影:高大的树木映衬着月殿的秋天云影。
- 静入风檐夜雨声:宁静的风檐下带着夜雨的声音。
- 纵使百年为上寿:即使百岁长寿。
- 绿阴终借暂时行:绿荫也只能借用这一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树木与人类的生存状态相联系,表现出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 拟人:朱顶鹤和白眉僧的描写使自然与人文融合,增添了生动的形象。
- 对仗:全诗层次分明,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双桧树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宁静、哲思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桧:象征着长久的生命与自然的繁荣。
- 朱顶鹤:代表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 白眉僧:象征着智慧与观察力。
- 月殿:象征着高远与清幽的境界。
- 夜雨声:代表着生命的沉静与思考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扬州法云寺双桧》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张祜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朱顶鹤”象征什么?
- A. 荣华富贵
- B. 自然的和谐
- C. 人生的短暂
- D. 高尚的品德
-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 A. 战争与和平
- B. 自然与生命
- C. 忍耐与坚持
- D. 友情与爱情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 - 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 《静夜思》 - 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孤寂,与张祜的诗意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