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山》

时间: 2025-01-08 01:57:02

清梦悠悠绕故林,书窗皎皎白云深。

法曹千里动归思,处士十年留野心。

石砚昼封涵雨润,岩扉朝度带松阴。

何当劝尽杯中物,副我还山旧日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梦悠悠绕故林,
书窗皎皎白云深。
法曹千里动归思,
处士十年留野心。
石砚昼封涵雨润,
岩扉朝度带松阴。
何当劝尽杯中物,
副我还山旧日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梦中悠然游荡于故乡的树林,清晰的书窗里透出明亮的白云。远在千里之外的法曹之地,勾起了他归家的思绪;而作为处士的他,已在这片野外生活了十年。石砚在白天被封住,静静地吸收着雨水的滋润,而岩石的门前早晨透过松树的阴影。什么时候才能劝酒尽兴,返回那昔日的山林呢?

注释:

  • 清梦:清晰而宁静的梦。
  • 悠悠:形容梦境的悠然自得。
  • 法曹:官府,指法律和官职。
  • 处士:指隐士或不仕于官的人。
  • 石砚:用于写字的石制砚台。
  • 涵雨润:吸收雨水的滋润。
  • 松阴:松树投下的阴影。

典故解析:

  • 法曹千里:与古代科举和仕途相关,表达了对于仕途的向往和对归乡的思念。
  • 处士十年:反映了士人的生活状态,体现了隐士的淡泊名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观,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身处政治与文化交融的时期。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魏观隐居山林时期,可能是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梦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感受。开篇“清梦悠悠绕故林”,展现了梦境的悠然与静谧。接着,诗人通过“书窗皎皎白云深”描绘出一幅清晰的画面,展现了书房的明亮和内心的宁静。随后,诗人提到“法曹千里动归思”,表达了对官场的思考与无奈,反映了他作为处士的矛盾心理。十年的隐居生活未能消磨他对归家的渴望,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对过往生活的留恋。

下半部分的描写更是细腻,石砚的“涵雨润”与岩扉的“松阴”,象征着自然的滋养与隐逸的安宁。最后一句“何当劝尽杯中物,副我还山旧日阴”,则是对未来的期盼与对故乡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希望尽情畅饮,尽享山水之间的闲适与自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梦悠悠绕故林”:梦境悠长,环绕着故乡的树林,表现诗人的思乡情怀。
    • “书窗皎皎白云深”:书窗明亮,映衬着深邃的白云,描写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法曹千里动归思”:远在千里之外的官场,勾起归乡的思绪,表达对官场的无奈和思乡的情感。
    • “处士十年留野心”:隐士生活已久,心中仍怀抱着对自由的向往。
    • “石砚昼封涵雨润”:石砚在白天被雨水滋润,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岩扉朝度带松阴”:岩石的门前晨光透过松树的阴影,描绘出大自然的宁静美。
    • “何当劝尽杯中物”:希冀与友人共饮,畅谈人生。
    • “副我还山旧日阴”:渴望回归故乡的山林,重温昔日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清梦悠悠”,赋予梦境以生命。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故乡的思念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故林:象征着诗人的故乡和归属感。
  • 书窗:代表着知识与思考的空间。
  • 法曹:隐喻官场与个人理想的冲突。
  • 石砚: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传承。
  • 松阴:象征着自然的庇护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法曹千里”是指?

    • A) 官场
    • B) 乡村
    • C) 山林
    • D) 学校
  2. 诗人希望回到哪里?

    • A) 宫殿
    • B) 故乡
    • C) 书房
    • D) 市井
  3. “何当劝尽杯中物”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厌倦
    • B) 归乡的渴望
    • C) 享乐
    • D) 忧伤

答案:

  1. A) 官场
  2. B) 故乡
  3. C) 享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魏观《白雪山》: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与隐居生活的美,但王维更强调自然景色的变化,而魏观则更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魏观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