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双龙隐扶辇》
时间: 2025-01-04 08:09: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双龙隐扶辇 双龙隐扶辇,千骑纵翱翔。云旌翠蕤摩荡,遥指白云乡。风驭飘飘高举,云驾攀留无处,烟雾杳茫茫。小立西风外,似听锵锵。暮天长,秋水阔,远山苍。归途正踏明月,醉语说丰穰。但愿明年田野,更比今年多稼,神讵能忘。君可多酾酒,吾复有新章。
白话文翻译:
双龙隐去扶持着辇车,千骑自由地翱翔。云旗翠羽摇曳,远远指向白云的故乡。风驾驭着飘飘高举,云车却无处可攀留,烟雾茫茫无际。我小立在西风之外,仿佛听到铿锵之声。暮色中的天空辽阔,秋水宽广,远山苍茫。归途正踏着明亮的月光,醉中谈论着丰收。只愿明年的田野,比今年更加丰收,神明怎能忘记。你可以多斟酒,我又有新的篇章。
注释:
- 双龙隐扶辇:比喻皇帝或高官的出行。
- 千骑纵翱翔:形容随从众多,行动自由。
- 云旌翠蕤:指装饰华丽的旗帜。
- 白云乡:指仙境或理想之地。
- 风驭飘飘高举:形容风势强劲,高高举起。
- 云驾攀留无处:指云车难以攀附,无处停留。
- 烟雾杳茫茫:形容景象模糊,遥远无际。
- 锵锵:金属撞击声,此处形容声音清脆。
- 丰穰:丰收。
- 酾酒:斟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克己,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豪放洒脱为主,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庆典或丰收之后,诗人感慨自然之美和人间丰收,表达了对未来更加繁荣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和人文画卷。诗中“双龙隐扶辇,千骑纵翱翔”展现了宏大的场面,而“云旌翠蕤摩荡,遥指白云乡”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超脱的色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丰收的喜悦。诗的结尾“君可多酾酒,吾复有新章”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愿意继续创作新的诗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双龙隐扶辇,千骑纵翱翔”:开篇即展现宏大的场面,双龙和千骑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 “云旌翠蕤摩荡,遥指白云乡”:云旗和翠羽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白云乡象征着理想之地。
- “风驭飘飘高举,云驾攀留无处”:风和云的动态描绘,增加了诗的动感。
- “烟雾杳茫茫,小立西风外”:烟雾的描绘增加了神秘感,小立西风外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 “暮天长,秋水阔,远山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
- “归途正踏明月,醉语说丰穰”:归途和醉语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
- “但愿明年田野,更比今年多稼”:表达了对未来更加繁荣的期望。
- “君可多酾酒,吾复有新章”: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愿意继续创作新的诗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双龙隐扶辇”比喻皇帝或高官的出行。
- 拟人:如“风驭飘飘高举”将风拟人化。
- 对仗:如“暮天长,秋水阔”形成对仗,增加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对未来更加繁荣的期望。
意象分析:
- 双龙:象征权力和威严。
- 千骑:象征随从众多,行动自由。
- 云旌翠蕤:象征装饰华丽的旗帜。
- 白云乡:象征仙境或理想之地。
- 风驭:象征风势强劲。
- 云驾:象征云车难以攀附。
- 烟雾:象征景象模糊,遥远无际。
- 锵锵:象征声音清脆。
- 丰穰:象征丰收。
- 酾酒:象征斟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双龙隐扶辇”比喻什么? A. 皇帝或高官的出行 B. 自然现象 C. 神话故事 D. 历史事件
-
“云旌翠蕤摩荡”中的“云旌”指的是什么? A. 云彩 B. 旗帜 C. 云车 D. 云雾
-
诗的结尾“君可多酾酒,吾复有新章”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现实的失望 D. 对自然的感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水调歌头》为词牌,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丰收的喜悦。
诗词对比:
- 段克己的《水调歌头·双龙隐扶辇》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者都以《水调歌头》为词牌,但段克己的诗更注重对自然和人文景象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金诗》:收录了段克己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作,可以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