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纲女》

时间: 2025-01-01 14:02:30

王客女,春花面,璞玉躯,青年已许东家夫。

如何君王乱礼法,合欢重绾双罗襦。

感君恩,侍君酒,但念高堂父与母。

愿君知妾心,使妾东家奉箕帚。

君一怒,父万里。

魂飞鸾刀逐父死,不殉牵羊秦国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客女,春花面,璞玉躯,青年已许东家夫。如何君王乱礼法,合欢重绾双罗襦。感君恩,侍君酒,但念高堂父与母。愿君知妾心,使妾东家奉箕帚。君一怒,父万里。魂飞鸾刀逐父死,不殉牵羊秦国鬼。

白话文翻译:

王家的女儿,面如春花般娇艳,身似未经雕琢的璞玉,年轻时已许配给东家的丈夫。为何君王要扰乱礼法,重新系上双层罗襦,象征合欢。感激君王的恩宠,侍奉君王饮酒,但心中始终挂念着高堂上的父母。希望君王能理解我的心意,让我回到东家,履行妻子的职责。君王一怒之下,父亲远在万里之外。灵魂随鸾刀飞去,追逐父亲至死,不愿成为牵羊献祭的秦国鬼魂。

注释:

  • 王客女:指王家的女儿。
  • 春花面:形容女子面容娇艳如春花。
  • 璞玉躯:比喻女子身体未经雕琢,纯洁无瑕。
  • 东家夫:指已许配的丈夫。
  • 合欢重绾双罗襦:合欢象征男女欢好,重绾双罗襦指重新系上双层罗襦,古代女子服饰,这里指女子被迫改变婚姻状态。
  • 高堂父与母:指女子的父母。
  • 奉箕帚:古代女子嫁入夫家后,负责家务,这里指履行妻子的职责。
  • 魂飞鸾刀逐父死:形容女子为追随父亲而死,鸾刀象征死亡。
  • 不殉牵羊秦国鬼:不愿成为牵羊献祭的秦国鬼魂,指女子不愿屈服于不合理的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诗人,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豪放,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束缚和女性对自由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杨维桢对当时社会礼法混乱、女性命运多舛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一个女子的遭遇,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礼法混乱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个女子的自述,展现了她对自由和家庭的渴望,以及对不合理命运的反抗。诗中“春花面”、“璞玉躯”等意象,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纯洁,而“合欢重绾双罗襦”则暗示了她被迫改变婚姻状态的无奈。女子对君王的感激与对父母的思念交织,表达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最后,“魂飞鸾刀逐父死,不殉牵羊秦国鬼”展现了女子为追随父亲而死的决心,以及对不合理命运的坚决反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女子命运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女性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王客女,春花面,璞玉躯,青年已许东家夫。

    • 描述了女子的美丽和纯洁,以及她已许配给东家的丈夫。
  2. 如何君王乱礼法,合欢重绾双罗襦。

    • 批判君王扰乱礼法,女子被迫改变婚姻状态。
  3. 感君恩,侍君酒,但念高堂父与母。

    • 女子感激君王的恩宠,但心中始终挂念父母。
  4. 愿君知妾心,使妾东家奉箕帚。

    • 希望君王理解她的心意,让她回到东家履行妻子的职责。
  5. 君一怒,父万里。

    • 君王一怒之下,父亲远在万里之外。
  6. 魂飞鸾刀逐父死,不殉牵羊秦国鬼。

    • 女子为追随父亲而死,不愿成为牵羊献祭的秦国鬼魂。

修辞手法:

  • 比喻:“春花面”、“璞玉躯”比喻女子的美丽和纯洁。
  • 象征:“合欢重绾双罗襦”象征女子被迫改变婚姻状态。
  • 对仗:“君一怒,父万里”形成对仗,强调君王的怒气和父亲的遥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女子的遭遇,表达了女性对自由和家庭的渴望,以及对不合理命运的反抗。诗中女子对君王的感激与对父母的思念交织,展现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最后,女子为追随父亲而死的决心,以及对不合理命运的坚决反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女性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春花面:形容女子面容娇艳如春花,象征美丽。
  • 璞玉躯:比喻女子身体未经雕琢,纯洁无瑕,象征纯洁。
  • 合欢重绾双罗襦:合欢象征男女欢好,重绾双罗襦指重新系上双层罗襦,象征女子被迫改变婚姻状态。
  • 魂飞鸾刀逐父死:鸾刀象征死亡,女子为追随父亲而死,象征对不合理命运的反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花面”形容的是: A. 女子的面容 B. 春天的花朵 C. 女子的衣裳 D. 女子的性格

  2. “合欢重绾双罗襦”暗示了: A. 女子自愿改变婚姻状态 B. 女子被迫改变婚姻状态 C. 女子对君王的感激 D. 女子对父母的思念

  3. 诗中女子最终的选择是: A. 追随君王 B. 回到东家 C. 追随父亲而死 D. 成为秦国鬼魂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通过杨贵妃的遭遇,反映了女性在宫廷中的命运。
  • 《木兰诗》: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现了女性的勇敢和独立。

诗词对比:

  • 《王承纲女》与《长恨歌》:两者都通过女性的遭遇,反映了女性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命运。《王承纲女》更侧重于女性对自由和家庭的渴望,而《长恨歌》则展现了宫廷女性的悲剧。

参考资料:

  • 《元诗选》:收录了杨维桢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探讨了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王承纲女》的背景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