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上感事漫成四小句 杨维桢 〔元代〕 海峤浮西日,关梁转北风。 苏卿书未返,愁杀雁来红。
白话文翻译:
海边的山峰上,夕阳缓缓下沉,关隘的桥梁上,北风呼啸而过。 苏武的书信还未归来,愁绪如雁来红般浓烈。
注释:
字词注释:
- 海峤:海边的高山。
- 浮西日:夕阳西下。
- 关梁:关隘的桥梁。
- 转北风:北风呼啸。
- 苏卿:指苏武,汉代使臣,被匈奴扣留十九年。
- 雁来红:一种植物,此处比喻愁绪浓烈。
典故解析:
- 苏卿书未返:指苏武被匈奴扣留期间,曾托雁传书,但书信未达汉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廉夫,号铁崖,其诗风豪放,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感慨时事,思念远方友人之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或居住于湖边时,感慨时事变迁,思念远方友人,借苏武的典故表达自己的愁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边山峰上夕阳西下和关隘桥梁上北风呼啸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诗人借用苏武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传递信息的无奈。诗中的“愁杀雁来红”一句,巧妙地将愁绪比喻为雁来红这种植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浓烈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杨维桢豪放的诗风和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峤浮西日”:描绘海边山峰上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苍凉的氛围。
- “关梁转北风”:写关隘桥梁上北风呼啸,增强了诗中的悲壮感。
- “苏卿书未返”:借用苏武的典故,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无法传递信息的无奈。
- “愁杀雁来红”:将愁绪比喻为雁来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浓烈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愁杀雁来红”中将愁绪比喻为雁来红,形象生动。
- 借代:“苏卿”借代苏武,用典故表达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传递信息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浓烈情感和苍凉悲壮的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峤:海边的高山,象征着遥远和孤独。
- 西日:夕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北风:呼啸的北风,象征着寒冷和艰难。
- 雁来红:比喻愁绪,象征着浓烈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苏卿”指的是谁? A. 苏武 B. 苏轼 C. 苏洵 D. 苏辙
-
“愁杀雁来红”中的“雁来红”比喻什么? A. 愁绪 B. 喜悦 C. 希望 D. 平静
-
诗中哪一句借用了典故? A. 海峤浮西日 B. 关梁转北风 C. 苏卿书未返 D. 愁杀雁来红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武牧羊》:描述苏武被匈奴扣留期间的坚贞不屈。
-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诗,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苏武牧羊》与《湖上感事漫成四小句》:都借用苏武的典故,但前者着重描写苏武的坚贞,后者则表达诗人的思念和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杨维桢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风。
- 《苏武传》:详细记载了苏武的生平和事迹,有助于理解诗中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