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牧童 卢肇 〔唐代〕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白话文翻译:
谁能像牧童那样无忧无虑,躺在牛背上深秋时节听着风声。不时地来回吹奏一曲,何必担心南北没有知音。
注释:
- 得似:能够像。
- 横眠:横卧,指牧童随意躺在牛背上。
- 秋听深:深秋时节听到的声音,这里指风声。
- 时复:不时地。
- 往来:来回。
- 何愁:何必担心。
- 南北:泛指各地。
- 不知音:没有知音,指没有人理解或欣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肇,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流传至今,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这首《牧童》描绘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通过牧童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卢肇在观察乡村生活时,被牧童的自在状态所触动而作。诗中牧童的形象象征着一种简单、纯朴的生活态度,与诗人内心的追求相呼应。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牧童在牛背上横眠、吹笛的情景,展现了牧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中的“秋听深”暗示了季节的变迁,而牧童的悠闲态度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牧童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人得似牧童心”:开头即提出问题,强调牧童心态的难得和可贵。
- “牛上横眠秋听深”:描绘牧童在牛背上横卧,深秋时节听着风声,形象生动。
- “时复往来吹一曲”:牧童不时地吹奏笛子,展现了他的悠闲和艺术天赋。
- “何愁南北不知音”: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牧童的形象比喻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拟人:“秋听深”赋予秋天以听觉,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时复往来吹一曲”与“何愁南北不知音”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通过牧童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纯朴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知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牧童:象征着自由和纯朴。
- 牛背:象征着简单的生活环境。
- 秋听深: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宁静。
- 笛声:象征着艺术和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横眠”指的是什么? A. 牧童站着睡觉 B. 牧童躺在牛背上 C. 牧童坐在牛背上 D. 牧童趴在牛背上 答案:B
-
诗中的“秋听深”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宁静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C
-
诗中的“何愁南北不知音”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B. 对知音的渴望 C. 对世俗的超脱 D. 对艺术的热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卢肇的《牧童》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但卢肇的诗更侧重于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卢肇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