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1-04 07:47:04

天际秋云凝远目。

一箭征鸿,漠漠微阳逐。

无限平芜催落木。

红罗掩面伤蛾绿。

四面楼台高插玉。

倩影灯前,共舞纤纤足。

尽日歌台喧肉竹。

管弦那解悲华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际秋云凝远目。一箭征鸿,漠漠微阳逐。无限平芜催落木。红罗掩面伤蛾绿。四面楼台高插玉。倩影灯前,共舞纤纤足。尽日歌台喧肉竹。管弦那解悲华屋。

白话文翻译:

在远方的天际,秋云悠然凝聚而成,目光所及。一只箭般的鸿雁飞过,微弱的阳光在空旷中追逐着。无边的平原催促着树木的落叶。红色的罗帕掩住了她的面容,使她悲伤如同蛾子般脆弱。四周的楼台高高耸立,宛如玉石般的插立在空中。她的倩影在灯光下,共同舞动着纤细的脚步。整天的歌舞台上喧闹不休,管弦乐声又怎能解得她的悲伤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聚集,凝聚。
  • 征鸿:指北雁,象征离别。
  • 漠漠:形容景象的空旷和远离。
  • 平芜:指广阔的平原。
  • 红罗:红色的丝织品,常用作女子的面纱。
  • 倩影:美丽的身影。
  • 纤纤足:形容女子的细腿。
  • 肉竹:即肉声的竹管乐器。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常见于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逸生(1877-1933),字子春,号静庵,近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婉约而受到推崇。他的创作受到了时局动荡的影响,常常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蝶恋花》创作于作者生活的动荡之际,正值国家面临变革与动荡,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是一首充满秋日情怀的词作,透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秋天的离别画面。开篇通过“天际秋云”引入,营造出一种遥远而宁静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思念的心情。而“一箭征鸿”的比喻,瞬间将离别的主题提炼出来,鸿雁的孤独飞翔正映射出诗人的心境。在“无限平芜催落木”一句中,诗人用“平芜”来描绘秋天的萧条,而“催落木”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中出现的“红罗掩面伤蛾绿”,不仅描绘了女子的柔弱,也表达了她内心的悲伤。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诗人通过“倩影灯前,共舞纤纤足”展现出一种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似乎在劝诫自己珍惜眼前的欢乐。然而,随着“尽日歌台喧肉竹”的出现,喧嚣的音乐与心中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奈。

整首词在色彩的运用上也极具美感,红与绿的对比不仅体现在女子的装扮上,也象征着激情与伤感的双重情感。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现实无情的感慨。最终,整首词在离别与欢聚之间摇摆,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无奈与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际秋云凝远目:在远方的天空,秋云聚集,目光所及,突显了秋天的宁静与遥远。
  2. 一箭征鸿,漠漠微阳逐:鸿雁如急箭般飞过,微弱的阳光逐渐消失,表露出离别的孤独感。
  3. 无限平芜催落木:辽阔的平原催促着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时间流逝的无情。
  4. 红罗掩面伤蛾绿:女子用红色的罗帕掩面,伤心如同脆弱的蛾子,展现出她的柔弱与悲伤。
  5. 四面楼台高插玉:楼台如同玉石般高耸,营造出一种高雅的环境。
  6. 倩影灯前,共舞纤纤足:在灯光下,她的倩影舞动,象征着美好的瞬间。
  7. 尽日歌台喧肉竹:歌舞的台上整日喧闹,音乐声却无法解开她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征鸿”、“漠漠微阳”比喻离别的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红罗掩面”与“倩影灯前”,对称鲜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秋天、鸿雁、红罗等意象交织,营造出复杂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云:象征着萧瑟与思念。
  • 鸿雁:代表离别与孤独。
  • 红罗:象征女子的柔美与脆弱。
  • 楼台:象征着高雅与隔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征鸿”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条河流
    c) 一种花

  2. “倩影灯前”中的“倩影”意味着什么? a) 美丽的身影
    b) 伤心的影子
    c) 朋友的影子

  3. 诗中“尽日歌台喧肉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的心情
    b) 悲伤与孤独
    c) 喜悦的聚会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女性的柔情与无奈。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以更为沉重的笔调描绘离别的苦楚,反映了社会动荡的背景。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近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