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陕西李廉使古意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6:11: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陕西李廉使古意二首 其二
娟娟秦关月,偏照崧山云。
山云自无心,而能远淄尘。
崧云初未閒,下有幽栖人。
曀曀风雨交,悠悠去来频。
时时宿檐端,姿态如相亲。
悲鸣动遥夜,天衢屏游氛。
秦关谩修阻,月辉皓无垠。
愿言奋西飞,奈此由东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秦关之上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崧山上的云朵。山中的云朵本无意识,却能远离尘世的喧嚣。崧山的云朵并不闲适,山下却有隐士栖息。风雨交加的夜晚,游子频繁往来。时常在屋檐下栖息,姿态温婉如亲密的朋友。悲鸣声响彻遥远的夜空,天上的星光屏蔽了游荡的阴霾。秦关的阻隔实在是无奈,月光依然皎洁无边。我希望能奔向西方,却无奈受到东邻的牵制。
注释
字词注释
- 娟娟:形容月光细腻柔和。
- 崧山:崧山,指特定的山名或高山。
- 淄尘:指淄博地区的尘土,象征尘世的喧嚣。
- 幽栖人:指隐居于山林中的人,追求清静生活者。
- 曀曀:形容风雨交加时的景象。
- 天衢:天上的道路,指星辰。
- 皓无垠:形容月光的明亮和广阔。
典故解析
- 秦关:古代的关隘,象征阻隔与遥远。
- 隐士:古代文人追求隐居生活的理想,代表一种对世俗的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挚,元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背景复杂,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诗人对隐逸生活和自然的向往愈加浓烈。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象,借助崧山的云朵,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开头的“娟娟秦关月”引入了一个清冷而明亮的夜景,月光如水,浸润着崧山的云。紧接着,诗人以“山云自无心,而能远淄尘”道出云朵的无心与自然界的纯粹,暗示了人世的纷扰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对“幽栖人”的描写,将隐士的生活与自然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尤其是“悲鸣动遥夜”一句,体现了诗人在宁静中发现的孤独与忧伤,诗句中融合了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最后,诗的尾声通过“愿言奋西飞”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然而又被现实的束缚所困,这种矛盾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娟娟秦关月:描绘月光清亮,设定了清寂的背景。
- 偏照崧山云:强调月光的照射,使得崧山的云显得特别。
- 山云自无心,而能远淄尘:云朵无意,却能远离尘世的纷扰,象征一种超然的境界。
- 崧云初未閒,下有幽栖人:暗示山中有人隐居,追求清静生活。
- 曀曀风雨交,悠悠去来频:描绘风雨交加之夜,游子往来的景象,增添了生活的动感。
- 时时宿檐端,姿态如相亲:隐士的生活与自然相融,表现出一种亲密感。
- 悲鸣动遥夜,天衢屏游氛:夜空中传来的悲鸣声,暗示孤独感。
- 秦关谩修阻,月辉皓无垠: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 愿言奋西飞,奈此由东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却受到现实的障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清水,表现其柔和。
- 拟人:山云被赋予“无心”的特性,强调自然的纯粹。
- 对仗:如“悲鸣动遥夜”与“月辉皓无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月光、云朵及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纯洁与宁静。
- 山云:象征自然与超越尘世的境界。
- 隐士:象征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疏离。
- 风雨:象征生活的动荡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云自无心”意指什么?
A. 山中的云朵有情感
B. 云朵无意识却能远离尘世
C. 云朵在风中飘动 -
“愿言奋西飞,奈此由东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B. 对东邻的怨恨
C. 对西方的向往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卢挚的《赠陕西李廉使古意二首 其二》在表达情感上更加复杂,融入了对隐士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深入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选》
以上内容为对卢挚的《赠陕西李廉使古意二首 其二》的详细解析,涵盖诗词原文、白话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及互动学习等各个方面。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