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晚》

时间: 2025-01-19 21:40:53

林塘寒澈晚风清,叶叶帆圆客舸轻。

沿岸人家团竹暗,傍岩渔火隔烟明。

江沈夜气山无影,棹破波纹月有声。

拟向骊珠台上过,凌晨小立听龙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晚 作者: 林家桂 〔清代〕

林塘寒澈晚风清,
叶叶帆圆客舸轻。
沿岸人家团竹暗,
傍岩渔火隔烟明。
江沈夜气山无影,
棹破波纹月有声。
拟向骊珠台上过,
凌晨小立听龙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清爽的傍晚,湖面上风平浪静,帆船轻盈地行驶着。岸边的村庄在竹林中显得幽暗,靠近岩石的渔火在烟雾中闪烁着光明。夜晚的江面笼罩在一片阴霾中,山影消失不见,波浪轻轻拍打着船桨,伴随着月光传来的声音。诗人想要在骊珠台上停留,清晨时分静静地聆听龙的鸣叫。


注释:

  • 寒澈:寒冷而清澈,形容晚风清新。
  • 叶叶帆圆:形容帆船的帆像叶子一样鼓起,轻盈而自由。
  • 团竹暗:形容竹林茂密,村庄隐匿其中,显得昏暗。
  • 渔火:渔民在夜间捕鱼时点燃的火光。
  • 江沈夜气:夜晚的气息在江面上沉沉笼罩。
  • 棹破波纹:船桨划动水面,产生波纹的声音。
  • 骊珠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美好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家桂,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以清新婉约著称,专注于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创作背景: 《舟晚》创作于诗人游览水乡时,描绘了傍晚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舟晚》是一首典型的清代山水诗,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情感。开篇以“林塘寒澈晚风清”引入,清风拂面,既描绘了傍晚的气候,又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叶叶帆圆客舸轻”描绘了船只在湖面上轻盈地航行,反映了水乡的恬静与安逸。

诗中对岸边人家与渔火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神秘与温馨。尤其是“傍岩渔火隔烟明”一句,渔火在烟雾中闪烁,似乎给黑暗的夜晚带来了一丝希望与温暖。后半部分“江沈夜气山无影”则展现了夜晚的深邃与静谧,诗人通过对水波与月光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最后两句“拟向骊珠台上过,凌晨小立听龙鸣”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骊珠台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希望在晨曦中静静聆听自然的声音,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林塘寒澈晚风清:描绘晚风的清新,营造出寒冷的夜晚气息。
  2. 叶叶帆圆客舸轻:帆船轻盈,反映了水乡的自由与宁静。
  3. 沿岸人家团竹暗:人家隐匿于茂密的竹林,增加了夜晚的神秘感。
  4. 傍岩渔火隔烟明:渔火在烟雾中闪烁,温暖而柔和。
  5. 江沈夜气山无影:夜晚的阴霾笼罩江面,山影消失,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6. 棹破波纹月有声:水面波纹与月光的声音交织,展现了夜晚的和谐。
  7. 拟向骊珠台上过:表达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8. 凌晨小立听龙鸣:清晨静立,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体现了诗人的哲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叶叶帆圆”,将帆比作叶子,生动形象。
  • 拟人:如“月有声”,赋予月亮以声音,增强了自然的灵动感。
  • 对仗:如“江沈夜气山无影”,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风:象征宁静与清新,暗示时光流逝。
  • :象征自由与飘逸,体现舟行的轻松。
  • :象征隐秘与安静,增加了生活的隐逸感。
  • 渔火:象征希望与温暖,提供了夜晚的光明。
  • :象征静谧与幽远,反映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林塘寒澈晚风清”中“寒澈”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的气候
    • B. 寒冷而清澈的水
    • C. 晚上的热气
    • D. 竹林的阴影
  2. “傍岩渔火隔烟明”中“渔火”指的是什么?

    • A. 渔民的火焰
    • B. 竹林的光亮
    • C. 船上的灯光
    • D. 夕阳的余晖
  3. 诗人想要去哪里?

    • A. 渔村
    • B. 骊珠台
    • C. 山顶
    • D. 湖心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比较林家桂的《舟晚》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林家桂更注重夜晚的宁静与人文气息,而王维则强调山水的和谐美。两首诗在意境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自然观和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