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华州周大夫宴席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郡斋何用酒如泉,
饮德先时已醉眠。
若共门人推礼分,
戴崇争得及彭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周大夫在华州宴请宾客的情景,开头提到郡斋宴席上的美酒如泉水一般丰盈,然而饮酒前已因德行而醉卧。接着提到若与门人推行礼仪分配,戴崇也难以与彭宣相比。
注释
- 郡斋:指地方官的宅邸或会客之所。
- 酒如泉:形容酒水丰沛。
- 饮德:饮酒前的德行。
- 戴崇:戴侍郎,唐代人名,意指品德高尚。
- 彭宣:彭宣,古代著名的礼仪家,与戴崇相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璇子,唐代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于世。他的诗风多变,既有婉约之美,又有豪放之气,特别是其晚期的作品,常常带有象征和隐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李商隐身处官场之际,常常参与各类宴会与社交活动。诗中展现了他对礼仪和德行的重视,体现了唐代士人对社交场合的看法及其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华州周大夫宴席》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人际交往和道德情操的深思。开篇“郡斋何用酒如泉”,直接引入宴席的场景,展现了丰盛的酒席和轻松的氛围,但随即转入对德行的探讨,传达出一种饮酒应以德行为先的观点。这里的“饮德”意指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交际相结合,强调了道德价值的重要性。
“若共门人推礼分”,则转而引入礼仪的讨论,李商隐在这里表现出对礼节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地位与个人修养之间关系的思考。诗的最后一句“戴崇争得及彭宣”则用人物对比,突出了在道德和礼仪方面的差距,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之人的崇敬与向往。
整首诗在风格上体现出李商隐擅长的含蓄与隐喻,通过宴席的场景,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社会观察,使人感受到他对人际关系和道德责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郡斋何用酒如泉:在地方官的宴席上,酒水丰盈似泉水,暗示宴席的奢华与热闹。
- 饮德先时已醉眠:饮酒之前,因品德高尚而醉卧,表现出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 若共门人推礼分:若与门人一起推行礼仪,探讨礼节的分配。
- 戴崇争得及彭宣:戴侍郎的礼节与彭宣相比较,表达了对礼仪的敬畏和对理想人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酒如泉”通过比喻展示了丰盛的酒水,渲染出宴席的气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德行与礼仪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道德的思考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社交与交际,也暗示醉酒后的忘忧。
- 德:象征内在修养和道德标准,是社交场合的重要基石。
- 礼: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规范与约束,体现了社会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郡斋何用酒如泉”中“泉”指的是什么? A. 水源
B. 酒水丰富
C. 美酒 -
诗中提到的“饮德”意指什么? A. 饮酒的行为
B. 以德行为先
C. 酒的质量 -
“戴崇争得及彭宣”中的“戴崇”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诗人
B. 一位礼仪家
C. 皇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宴诗》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可将李商隐的此诗与杜甫的宴诗进行比较。李商隐注重内在的德行与礼仪,而杜甫则更多展现宴席的欢乐与悲伤之情,体现出两位诗人不同的关注点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商隐诗集》
- 《唐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