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二》
时间: 2025-01-04 08:41: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困倚银屏钗凤坠。半亸香茵,未解悲秋意。
银汉迢迢天接水。遥山一抹修眉翠。
来往流萤香炷穗。红烛宵来,结焰凭何瑞。
修竹凉风惊翠袂。曼吟缓度千秋岁。
白话文翻译:
我依靠在银色屏风上,发钗如凤般坠落。半边香草铺成的地面上,仍未能理解这悲伤的秋天情绪。
银河遥远,天边与水面交接。远山如同修眉般的一抹翠绿。
来往的流萤如香炷般轻盈。红烛在夜晚点燃,焰火将凭什么吉祥的预兆?
修竹在凉风中轻轻摇动,惊动了翠色的衣袂。我的吟唱缓缓度过了千秋岁月。
注释:
- 困倚:依靠而坐,意指疲惫或沉思。
- 银屏:指银色的屏风,象征着隔离与静谧。
- 钗凤坠:钗是发饰,凤象征美丽,表明女子的娇美和无奈。
- 香茵:香草铺成的地面,暗喻女子的柔情与迷惘。
- 银汉:形容银河,象征遥远与梦幻。
- 修眉翠:指远山如同修眉般的美丽,暗含自然的细腻。
- 流萤:指萤火虫,象征微弱的光亮与生命的闪烁。
- 红烛:象征着希望与光明,夜晚的烛光代表温暖和情感的寄托。
- 修竹:修长的竹子,象征高洁与坚韧。
- 曼吟:轻柔的吟唱,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文漪(当代)是一位擅长古典诗词的现代女诗人,作品多描写女性的情感与自然之美,风格细腻而富有韵味。她的诗作常常融汇传统与现代,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独特的观察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经历的情感波动,尤其是对秋天的感慨与思考。秋天常常被视为生命的终结与思念的时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二》是一首充满秋日情感的词作,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赞美。开篇“困倚银屏钗凤坠”意象鲜明,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沉思中的娇弱与孤独,她的美丽与无奈交织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描写,诗人以“银汉迢迢天接水”展现了广袤的宇宙与自我的渺小,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哲思。
“来往流萤香炷穗”的描写,将自然的轻盈与温柔展现得淋漓尽致,流萤的闪烁如同记忆中的点滴,唤起了诗人对过往的思念。此时,红烛点燃,象征着希望与温暖,但随之而来的“结焰凭何瑞”,则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与疑虑,带着一种对命运的无奈感。
最后一句“曼吟缓度千秋岁”,诗人以悠长的吟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索,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情感与回忆。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让人读来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困倚银屏钗凤坠:
- 描绘一位女子依靠在银色屏风上,发钗如凤般坠落,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无奈。
-
半亸香茵,未解悲秋意:
- 她坐在香草铺成的地面上,心中却无法理解秋天带来的忧伤与孤独。
-
银汉迢迢天接水:
- 描绘银河的遥远与天水相接的美丽,象征着距离与梦幻。
-
遥山一抹修眉翠:
- 远山如同修眉般的翠绿,展现了自然的优雅与细腻。
-
来往流萤香炷穗:
- 流萤在夜空中飞舞,似香炷般轻盈,带来生命的闪烁与温暖。
-
红烛宵来,结焰凭何瑞:
- 夜晚点燃了红烛,烛光映照下的情感带来对未来的疑虑与思考。
-
修竹凉风惊翠袂:
- 风吹动修长的竹子,惊动了女子的衣袂,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人的脆弱。
-
曼吟缓度千秋岁:
- 诗人以柔和的吟唱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遥山一抹修眉翠”将山与修眉相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如“修竹凉风惊翠袂”,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词注重声韵的和谐,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充满了对秋天的思考与对过往的怀念,表现了女性在自然与时间面前的柔情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屏:象征隔离与静谧。
- 流萤:微弱的光亮,象征生命的闪烁与思念。
- 红烛:希望与温暖,象征情感的寄托。
- 修竹:高洁与坚韧,象征自然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银屏”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隔离与静谧
- C. 生命
- D. 记忆
-
“流萤”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最大的光亮
- B. 微弱的光亮与生命的闪烁
- C. 记忆
- D. 无奈
-
诗中提到的“红烛”代表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希望与温暖
- C. 无奈
- D. 忧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更多的是对爱人的思念与情感的抒发。
- 纳兰性德《木兰花》:同样用于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风格上更加豪放。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赵文漪的诗歌更注重自然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细腻而柔情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