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1-06 15:39:19

剪淞吟事了,记尊酒,结鸥缘。

叹转尘灯帷,催弦琴榻,惘惘经年。

婵娟。

莫干明月,傍蘧庐、应减旧时圆。

萧瑟筼筜深处,山光不照华颠。

文澜。

青简尚依然。

心迹漏霜传。

镇筮魄西溪,收魂东岳,合铸词仙。

阑珊。

古欢坠蒂,共何人、来证画中禅。

一角高楼疏雨,苕溪为送归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剪淞吟事了,记尊酒,结鸥缘。叹转尘灯帷,催弦琴榻,惘惘经年。
婵娟。莫干明月,傍蘧庐应减旧时圆。
萧瑟筼筜深处,山光不照华颠。
文澜。青简尚依然。心迹漏霜传。
镇筮魄西溪,收魂东岳,合铸词仙。
阑珊。古欢坠蒂,共何人来证画中禅。
一角高楼疏雨,苕溪为送归船。

白话文翻译:

剪去雪松吟唱的事情已经结束,留下的酒杯,结下了与鸥鸟的缘分。叹息着转瞬即逝的尘世,催促琴音在琴榻上流淌,惘惘的岁月已过去多年。
明月如婵娟,不知不觉间,在莫干山的庐旁,月亮的圆满似乎减弱了。
在萧瑟的筼筜深处,山光映照不出华美的山巅。
文澜依旧。青简(古代的书简)还在,心迹如同漏霜一般传递。
镇定的卦象在西溪,收魂的情思在东岳,合成了词仙的境界。
阑珊处,往日的欢乐已然坠落,谁来证明画中所描绘的禅意?
一角高楼淅沥的细雨,苕溪为我送行归船。

注释:

  1. 剪淞:剪去松树,象征结束某种事物。
  2. 鸥缘:与鸥鸟的缘分,可能暗指一种自由与洒脱的生活。
  3. 惘惘:迷惘、无所适从的样子。
  4. 婵娟:比喻明月,形容月亮的美丽。
  5. 莫干:指莫干山,著名的山脉。
  6. 筼筜:一种竹子,象征清幽的环境。
  7. 文澜:文采的波澜,指文学的意境。
  8. 青简:古代书简,象征书信和文学的传承。
  9. 镇筮:镇静的卦象,指占卜。
  10. 阑珊:形容微弱的光景,或指凋零的状态。
  11. 苕溪:指苕溪,可能指送别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公渚(1882-1924),字子渊,号公渚,近代诗人及文学家,关注时事,作品多落笔于自然与人情的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社会动荡时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索。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词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以“剪淞吟事了”的开头引入,显示出一种结束的情绪,似乎是在告别过去的岁月。随后提到的“记尊酒,结鸥缘”,不仅描绘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尤其是“婵娟”和“莫干明月”的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景物的变化,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

随后的描写中,诗人对自然的刻画极为细腻,“萧瑟筼筜深处,山光不照华颠”,通过对环境的描摹,传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失落。诗句中的“青简尚依然,心迹漏霜传”,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自我的追寻。

整首词浑然一体,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通过细腻的意象构建,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惆怅又美丽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剪淞吟事了:暗示结束某种事情,带有一丝惆怅。
  • 记尊酒,结鸥缘:酒与鸥鸟,象征着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叹转尘灯帷:感叹时间的快速流逝。
  • 惘惘经年:表达内心的迷惘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喻为婵娟,以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收魂东岳,合铸词仙”,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柔美与思念,常常与孤独感相伴。
  • 筜竹:象征清幽与宁静,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 归船: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带有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剪淞吟事了”意味着什么?

    • A. 结束某种事情
    • B. 开始新生活
    • C. 继续追寻
  2. “婵娟”在诗中指代什么?

    • A. 明月
    • B. 花卉
    • C. 人物
  3. 诗中提到的“苕溪”为诗人送什么?

    • A. 诗书
    • B. 酒
    • C. 归船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公渚的《木兰花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情感的深刻思考,但黄公渚更多展现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侧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1. 《古诗词鉴赏指南》
  2.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3. 《近现代诗词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