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逃户 薛能 〔唐代〕 几世瞢农桑,凶年竟失乡。 朽关生湿菌,倾屋照斜阳。 雨水淹残臼,葵花压倒墙。 明时岂致此,应自负苍苍。
白话文翻译:
几代人都懵懂无知,不懂得农耕和蚕桑,到了灾荒年竟然失去了家乡。 破旧的门框上长满了湿漉漉的霉菌,倾斜的房屋在斜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破败。 雨水淹没了残破的石臼,葵花甚至压倒了墙。 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应该是自己承担的责任。
注释:
- 几世:几代人。
- 瞢:懵懂无知。
- 农桑:指农耕和蚕桑,代指农业生产。
- 凶年:灾荒年。
- 朽关:破旧的门框。
- 湿菌:湿漉漉的霉菌。
- 倾屋:倾斜的房屋。
- 残臼:残破的石臼。
- 葵花:一种植物,这里指葵花丛。
-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 苍苍:指天,这里指责任。
诗词背景:
薛能是唐代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政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同情。这首《题逃户》描绘了灾荒年间农民失去家园的悲惨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农民的苦难。诗中通过对破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政的不满和对农民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灾荒年间农民失去家园的悲惨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农民的苦难。诗中“朽关生湿菌,倾屋照斜阳”等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破败的家园,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和对时政的不满。结尾“明时岂致此,应自负苍苍”则直接指向了责任问题,暗示了时政的失策和社会的不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作。
诗词解析:
- “几世瞢农桑,凶年竟失乡。”:这句诗揭示了农民长期以来的无知和贫困,以及在灾荒年失去家园的悲惨境遇。
- “朽关生湿菌,倾屋照斜阳。”:通过“朽关”和“倾屋”两个意象,描绘了家园的破败,而“湿菌”和“斜阳”则增强了这种破败的氛围。
- “雨水淹残臼,葵花压倒墙。”:这里的“雨水”和“葵花”进一步强化了灾荒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
- “明时岂致此,应自负苍苍。”:结尾的这句诗直接指向了责任问题,暗示了时政的失策和社会的不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朽关生湿菌”中的“朽关”比喻破旧的门框,“湿菌”比喻霉菌。
- 拟人:如“倾屋照斜阳”中的“倾屋”拟人化,仿佛房屋在斜阳下显得更加破败。
- 对仗:如“朽关生湿菌,倾屋照斜阳”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揭示灾荒年间农民失去家园的悲惨境遇,表达对时政的不满和对农民的同情。通过破败的家园景象的描写,诗人呼吁社会关注农民的苦难,反思时政的失策。
意象分析:
- 朽关:破旧的门框,象征家园的破败。
- 湿菌:湿漉漉的霉菌,增强了破败的氛围。
- 倾屋:倾斜的房屋,进一步强化了家园的破败。
- 雨水:灾荒的象征,淹没了残破的石臼。
- 葵花:压倒了墙,进一步强化了灾荒的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朽关生湿菌”中的“朽关”指的是什么? A. 破旧的门框 B. 破旧的窗户 C. 破旧的墙壁 D. 破旧的屋顶
-
诗中“明时岂致此”中的“明时”指的是什么? A. 政治清明的时代 B. 天气晴朗的时候 C. 社会安定的时候 D. 经济繁荣的时候
-
诗中“应自负苍苍”中的“苍苍”指的是什么? A. 天空 B. 责任 C. 时间 D. 命运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和灾荒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 白居易的《卖炭翁》: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 与白居易的《卖炭翁》对比,两者都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但白居易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