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四》

时间: 2025-01-06 17:08:21

璧月池南剪木栖。

六朝宫袖窄中宜。

新声蹙巧蛾颦黛,纤指移𥱧雁着丝。

朱户小,画帘低。

细香轻梦隔涪溪。

西风只道悲秋瘦,却是西风未得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其四
作者: 刘仲尹 〔金朝〕

璧月池南剪木栖。
六朝宫袖窄中宜。
新声蹙巧蛾颦黛,
纤指移雁着丝。
朱户小,画帘低。
细香轻梦隔涪溪。
西风只道悲秋瘦,
却是西风未得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秋夜场景:月光照耀着池水,树木轻轻摇曳。六朝时期的宫女们身穿合身的衣袖,似乎正适合这个时节。新曲的声调让人如同轻巧的蛾子微微皱眉,纤细的手指拨动着丝弦,仿佛在引导着飞雁。朱色的小门和低垂的画帘,散发出细腻的香气,轻轻的梦境隔着涪溪而来。西风只道是悲秋的瘦影,其实它并不知道这份纤细的情感。


注释:

  • 璧月:指的是圆月,璧形象征美好。
  • 池南:池塘的南边。
  • 剪木:树木像剪裁一样轻盈。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代表了一个繁华的时期。
  • 新声蹙巧蛾颦黛:新曲调让人如同巧妙的蛾子因愁苦而皱眉。
  • 纤指移雁着丝:细长的手指像是拨动丝弦,似乎在引导飞雁。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六朝”文化,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的生活背景与审美情趣,给人以古典的美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仲尹是金朝的一位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夜创作的,结合了诗人对秋天的思考与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四》以其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秋夜的宁静与思索。诗中通过描绘月光、池水、树木等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尤其是“西风只道悲秋瘦,却是西风未得知”,展现了秋天的沉寂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情感深邃而富有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璧月池南剪木栖:月光照耀着池水,树木轻盈地摇曳。
  2. 六朝宫袖窄中宜:六朝的宫女们身穿合身的衣袖,适合这个时节。
  3. 新声蹙巧蛾颦黛:新曲调让人如同巧妙的蛾子因忧愁而皱眉。
  4. 纤指移雁着丝:细长的手指拨动丝弦,仿佛引导着飞雁。
  5. 朱户小,画帘低:朱色的小门和低垂的画帘,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6. 细香轻梦隔涪溪:细腻的香气和轻柔的梦境隔着涪溪而来。
  7. 西风只道悲秋瘦:西风似乎只知道秋天的萧瑟。
  8. 却是西风未得知:其实西风并不知晓这样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璧,增强了美感。
  • 拟人:西风被赋予了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秋夜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情感隽永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璧月:象征美好和宁静。
  • 池水:象征生命与思考的深度。
  • 西风:象征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唐朝
    • B. 六个朝代
    • C. 宋朝
    • D. 明朝
  2. 诗中“朱户小,画帘低”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氛围?

    • A. 热闹
    • B. 寂静温馨
    • C. 冷酷
    • D. 明亮
  3. “新声蹙巧蛾颦黛”中的“蹙”字含义是什么?

    • A. 展开
    • B. 皱眉
    • C. 微笑
    • D. 轻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秋天的情感和怀念。
  • 杜甫的《秋兴八首》:描绘秋天的景象与情感。

诗词对比:

  • 《鹧鸪天》与《如梦令》:两者都以秋天为主题,前者更偏向对景的细腻描绘,而后者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金朝诗词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