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廿三日偕徐性臣重游慈仁寺 其二》
时间: 2025-01-14 21:07: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又听经声到上方,长明镫下礼空王。
书摊漫说前朝市,窑变争看古佛妆。
杰阁花深留美荫,小池荷老剩余香。
卢沟行骑登高见,怕动轮蹄断客肠。
白话文翻译:
又听见经声从高处传来,长明灯下恭敬地礼拜空王(佛教中的一种境界)。
书摊上随意谈论着前朝的市景,窑变(陶瓷的变化)中争相欣赏古佛的妆饰。
高阁中的花木繁茂,留下一片美好的阴影,小池中的荷花虽然老去,却依旧散发着余香。
骑行在卢沟,登高远望,生怕动了轮蹄会让客人的肠子断裂(意指不想打扰安静的氛围)。
注释:
- 经声:佛教的经文声,表示宗教的氛围。
- 空王:佛教中的空性,代表一种哲学思想。
- 书摊:指书籍摊位。
- 窑变:陶器在烧制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 杰阁:高楼阁,指高耸的建筑。
- 小池荷老:小池塘中的荷花已老去。
- 卢沟:卢沟桥,著名的历史遗址。
典故解析:
- 空王:出自佛教哲学,强调万物的空性。
- 前朝市:可能指代历史上某个朝代的繁华市景。
- 卢沟:指的是卢沟桥,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事件,具有历史象征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路朝霖,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和人文景观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游慈仁寺,表达了作者在古寺中的感悟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慈仁寺的宁静氛围和历史文化的深厚,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对当下的感悟。开篇的“又听经声到上方”,即表明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向往,而“长明镫下礼空王”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宗教氛围。
接下来的“书摊漫说前朝市”,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的闲适时光,仿佛穿越回古代,感受到前朝的繁华与市井生活。通过“窑变争看古佛妆”,作者将古佛的艺术之美与陶瓷的变化相结合,显示出对传统艺术的欣赏。
后两联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杰阁花深留美荫”展现出寺庙内环境的优美,而“小池荷老剩余香”则寓意着虽然时间流逝,但美好的事物总会留下痕迹。结尾的“怕动轮蹄断客肠”则暗示了对这一宁静环境的珍视,不希望外部的喧嚣打扰到内心的平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又听经声到上方:听见从上面传来的佛教经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长明镫下礼空王:在长明灯的照耀下,恭敬地礼拜“空王”,表现出对佛教的尊敬。
- 书摊漫说前朝市:在书摊前随意谈论前朝的繁华,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
- 窑变争看古佛妆:欣赏古佛的装饰,展现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 杰阁花深留美荫:高阁中的花木繁茂,给人带来阴凉,表达了自然的美好。
- 小池荷老剩余香:小池塘中的荷花虽已老去,但依然散发余香,象征着过去的美好。
- 卢沟行骑登高见:骑行在卢沟,向远处望去,暗示历史的回顾。
- 怕动轮蹄断客肠:不希望打扰宁静的环境,表现出对安静氛围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空王”隐喻一种境界。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花”、“荷”等意象,表达自然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慈仁寺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作者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经声:象征着宗教的氛围与宁静。
- 空王:代表佛教的哲学思想。
- 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荷:代表纯洁与清雅。
- 轮蹄:暗示外部的喧嚣与干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空王”指的是哪种境界? A. 人间的繁华
B. 佛教中的空性
C. 自然的和谐
答案: B -
“小池荷老剩余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生活的无奈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书摊”意指什么? A. 书店
B. 书籍摊位
C. 图书馆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此诗在对自然的描写上有共通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情感。
- 《静夜思》则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的怀古情怀相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路朝霖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