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池》

时间: 2025-01-01 13:43:23

秋水莲花三四枝,我来慷慨步迟迟。

不决浮云斩邪佞,直成龙去欲何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剑池
作者: 来鹄 〔唐代〕

秋水莲花三四枝,我来慷慨步迟迟。
不决浮云斩邪佞,直成龙去欲何为。


白话文翻译:

秋水中盛开的莲花有三四枝,我慷慨激昂地走来,步履却显得迟缓。
不愿意随浮云而去,我要斩断那些邪佞之人,心中只想化身成龙又要做些什么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秋水: 秋天的水,形容水清澈明亮。
  • 莲花: 水中生长的花,象征清雅、纯洁。
  • 慷慨: 形容气概豪迈,情绪激昂。
  • 步迟迟: 步伐缓慢,可能因沉思或犹豫。
  • 浮云: 比喻虚幻、不可靠的事物。
  • 斩邪佞: 斩除邪恶和谄媚之人。
  • 成龙: 这里用“龙”象征英雄或成功之人。

典故解析:

  • “成龙”可引申为成就非凡,传统文化中龙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 “斩邪佞”在古代文人中常用来表达对不正之风的反抗与斗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来鹄,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风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精神状态。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唐代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内心的慷慨与对邪佞之人的愤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个人的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古剑池》通过对秋水与莲花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人以自然之美为背景,表达了他内心的慷慨与激昂,步伐虽慢却是思绪的深邃。诗中的“浮云”与“邪佞”形成鲜明对比,抒发了对清白正直的追求与对世俗不良风气的抵制。这种情感不仅是个人的情怀,更是对社会道德的呼唤。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在情感的深度上却让人回味无穷。诗人通过与自然的对话,引发对自我与社会的思考,展现了理想的力量与现实的冲突。诗中“直成龙去欲何为”的疑问,既是对自我价值的探寻,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水莲花三四枝”:描绘了秋季水面上盛开的莲花,暗示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和谐美。
  2. “我来慷慨步迟迟”:表达诗人虽有豪情,但因沉思而步伐缓慢,体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3. “不决浮云斩邪佞”:诗人坚定地表示不随浮云而去,意在斩除那些不正之风,显示了他的正义感。
  4. “直成龙去欲何为”:诗人思考自己理想的实现,内心的彷徨与追求交织,反映出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 “成龙”象征着理想与成就。
  • 对比: 自然之美与邪佞之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内心冲突。
  • 排比: 诗中通过“我来”、“不决”、“欲何为”等结构,增强情感的连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邪恶的抵制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 象征清澈与宁静。
  • 莲花: 代表纯洁与高洁的追求。
  • 浮云: 象征虚幻与不稳定的事物。
  • : 代表力量与成功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秋水”象征什么?

    • A. 浅薄
    • B. 清澈
    • C. 污浊
  2. “成龙”在诗中主要象征什么?

    • A. 成就与理想
    • B. 失败与困惑
    • C. 平庸与无为
  3. 诗人对“邪佞”的态度是?

    • A. 接受
    • B. 反对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比较来鹄的《古剑池》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但来鹄更多表现了内心的激昂与对社会的责任感,而王维则更注重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与王维的诗歌比较研究》
  • 《唐代诗人来鹄的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