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日苍茫里,秋风慷慨多。
燕云馀古色,易水尚寒波。
岸绝船通马,沙交路入河。
行人悲旧事,含愤说荆轲。
白话文翻译:
在苍茫的落日余晖中,秋风显得格外慷慨。
燕云的古老色彩依然留存,易水的波涛仍然寒冷。
岸边的路断了,船只可以通过马的路径,
沙滩交汇于河流,行人悲叹往昔,愤怒地谈论荆轲。
注释:
- 苍茫: 形容天空或景色辽阔而模糊。
- 慷慨: 形容气势浩大,情感激昂。
- 燕云: 指的是燕山地区的云彩,这里带有古老的意象。
- 易水: 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易水河,与荆轲刺秦的故事相关。
- 绝: 断绝、隔绝,这里指岸边的路断了。
- 荆轲: 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以其勇气和悲壮的故事而闻名。
典故解析:
荆轲刺秦的故事流传甚广,荆轲因其勇气和无畏的精神而被传颂。诗中提到荆轲,表达了对历史悲剧和英雄悲哀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愤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若金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对历史的感悟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引入历史,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拒马河》以深沉的笔调描绘了秋日的苍凉与历史的悲壮,展现了诗人对古人英雄行为的感慨与思考。诗的开头“落日苍茫里,秋风慷慨多”,通过落日与秋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振奋的气氛,仿佛在呼唤着过往的英雄气概。接下来的“燕云馀古色,易水尚寒波”,则通过意象的切换,进一步引入历史,一方面是对古老景色的怀旧,另一方面又是对易水河悲凉波涛的感叹。
诗的最后两句“行人悲旧事,含愤说荆轲”,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行人对于往昔的思念与对荆轲的不平之声,揭示了历史的沉重与英雄的孤独。整首诗在写景中融入历史,情感深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落日苍茫里: 落日的光辉散发在辽阔的天空,描绘出一种空旷和孤独的感觉。
- 秋风慷慨多: 秋风呼啸,带来一种激昂的情绪,似乎在呼唤着历史的回声。
- 燕云馀古色: 燕山的云彩映衬着古老的文化,历史的痕迹历历在目。
- 易水尚寒波: 易水河的水依然冰冷,象征着历史的悲剧与无情。
- 岸绝船通马: 描绘了交通的阻断,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沙交路入河: 显示出自然与人造的交汇,模糊了界限。
- 行人悲旧事: 行人在追忆往昔,沉浸在历史的悲伤中。
- 含愤说荆轲: 通过讨论荆轲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不公命运的愤怒。
-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历史的沉重。
- 对仗: 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音律美感。
- 拟人: 赋予自然以情感,使景物与情感交融。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与对历史悲剧的反思,情感基调深沉而悲凉。
意象分析:
- 落日: 象征着结束与孤独。
- 秋风: 代表着变迁与激昂的情绪。
- 燕云: 体现历史感与文化深度。
- 易水: 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象征着悲壮的情感。
- 行人: 代表现代与过去的对话,承载着对历史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 A. 项羽
- B. 荆轲
- C. 李白
-
“落日苍茫里”中“苍茫”指的是?
- A. 明亮
- B. 辽阔而模糊
- C. 温暖
-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历史的悲剧?
- A. 秋风
- B. 易水
- C. 燕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诗词对比:
- 《拒马河》与《江雪》(柳宗元)都通过自然景象来传达诗人的孤独与对历史的感慨,但《江雪》更强调孤独的意象,而《拒马河》则结合了历史英雄的悲壮,情感更加复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傅若金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