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时间: 2025-01-04 09:07:52

香灭帘垂春漏永,整鸳衾。

罗带重,双凤,缕黄金。

窗外月光临,沉沉。

断肠无处寻,负春心。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沈。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
作者:顾夐 〔唐代〕

香灭帘垂春漏永,整鸳衾。
罗带重,双凤,缕黄金。
窗外月光临,沉沉。
断肠无处寻,负春心。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沈。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白话文翻译

香气消散,帘子低垂,春天的时光漫长,整齐的鸳鸯被褥。
罗带缠绕,双凤图案,金丝缕织。
窗外的月光洒下,显得沉沉昏暗。
心中断肠之痛无处诉说,辜负了春天的情怀。
漫漫长夜,人不知去向,音讯全无。
香阁已掩,眉头紧皱,月亮即将沉落。
怎么忍心不去相寻,怨恨这孤独的被褥。
若我能换你的心,便知彼此相思有多深。

注释

  • 香灭:香气消散。
  • 帘垂:帘子低垂,象征着孤寂和无奈。
  • 春漏永:春天的时光流逝得很慢。
  • 鸳衾:鸳鸯被褥,象征着情侣的温暖和亲密。
  • 罗带重:罗带缠绕,指代美丽的装饰。
  • 双凤:双凤图案,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 断肠:心如刀绞,形容极度的悲痛。
  • 绝来音:音信全无,形容失去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诉衷情》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艺术的鼎盛时期,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关于爱情的故事和传说,使得这一主题在诗人笔下成为常见的题材。

诗歌鉴赏

《诉衷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全诗开头便用“香灭帘垂春漏永”设定了一个凄凉的场景,既表现了春天的漫长与孤寂,也隐含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夜晚的描写,逐渐揭示出内心的孤独与对情人的思念。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既想要追寻爱人,又因现实的无奈而感到无能为力。最后一句“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表达了愿意为爱人付出一切的决心与深切的思念。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充满了对爱情的执着和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灭帘垂春漏永:香气消散,帘子低垂,春天的时光漫长,表现孤独与无奈。
  2. 整鸳衾:整齐的鸳鸯被褥,象征着情侣的亲密关系。
  3. 罗带重,双凤,缕黄金:细致描写美丽的装饰,突显对美的追求。
  4. 窗外月光临,沉沉:月光的沉重感映衬出内心的忧伤。
  5. 断肠无处寻,负春心:心中悲痛无处倾诉,辜负了春天的情感。
  6.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漫漫长夜中对爱人的思念,渴望音信。
  7. 香阁掩,眉敛,月将沈:香阁已掩,眉头紧皱,月亮即将沉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8.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内心的矛盾与孤独感,怨恨孤独的被褥。
  9.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最终的情感升华,愿意为爱人付出一切,体现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香灭”、“帘垂”,形成和谐的音律。
  • 拟人:将月光描绘成有情感的存在,增强情感的共鸣。
  • 比喻:将爱情比作春天的美好,衬托出内心的失落。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爱情的孤独与无奈时深切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悲伤交织的复杂感受。

意象分析

  • :象征爱情的甜美与美好。
  • :象征孤独和思念,常常出现在表达情感的诗词中。
  • 鸳衾:象征情侣关系,体现温暖与亲密。
  • :象征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是失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香灭”意指什么?

    • A. 香气消散
    • B. 香气浓烈
    • C. 香气持久
    • D. 香气芬芳
  2. “永夜抛人何处去”的意思是?

    • A. 夜晚很长
    • B. 不知道爱人在哪里
    • C. 人们都在聚会
    • D. 夜晚很热闹
  3. 诗中哪个意象常用来象征爱情?

    • A. 月
    • B. 花
    • C. 雨
    • D. 风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望月怀远》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顾夐的《诉衷情》更侧重于对爱情失落的深切感受,李清照则更注重于对爱情的怀念与回忆。两首诗都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细腻情感,但顾夐的语气更显得哀怨,而李清照则带有更多的柔情与婉约之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