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文石太史奉使襄藩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0:23:06

宝册金章降圣朝,岘山襄水郁岧峣。

襄江浪偃迎龙节,岘首云开接使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宝册金章降圣朝,
岘山襄水郁岧峣。
襄江浪偃迎龙节,
岘首云开接使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圣朝的恩赐下,宝册和金章纷纷降临的盛况。岘山和襄水的景色幽美而壮丽。襄江的波浪轻轻荡漾,迎接着龙节的到来,而岘首的云层也在此时拨开,为接待使者的车驾开路。

注释:

  1. 宝册金章:指皇帝的诏书和命令,象征着朝廷的恩赐。
  2. 圣朝:指明代的皇朝,意指政权的盛世。
  3. 岘山:位于湖北省的山脉,风景如画。
  4. 襄水:指襄阳的水,代表着自然的壮丽。
  5. 襄江:襄阳的江水,象征着迎接的气氛。
  6. 浪偃:浪潮轻轻平息,形容江水的柔和。
  7. 龙节:指龙的节日,象征着吉祥的庆典。
  8. 岘首:岘山的山顶,象征着高耸的视野。
  9. 使轺:使者的车驾,表示接待的隆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承恩(约1550-1625),明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他的诗风常常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展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国家繁荣之际,诗中表达了对使者奉命出征的美好祝愿,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国家荣光的向往和对使者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气势磅礴的笔触描绘了明代的壮丽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繁荣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开头的“宝册金章降圣朝”便设定了诗的基调,彰显出皇权的威严与荣耀,接着岘山与襄水的描绘则将这种荣耀与自然的壮丽相结合,展现出明代的山水之美。

在诗的后半部分,襄江的波涛与龙节的到来形成了欢庆的氛围,象征着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安乐。而“岘首云开接使轺”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相结合,表现出迎接使者的热烈场面,体现了古代礼仪之美。

整体来看,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还有对国家前途的祝福,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融合自然与人文的艺术手法,正是孙承恩诗歌的特色之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宝册金章降圣朝:皇帝的诏书和命令降临,象征着明朝的繁荣。
  2. 岘山襄水郁岧峣:岘山和襄水的高耸壮丽,描绘出自然的美景。
  3. 襄江浪偃迎龙节:襄江的波浪轻轻荡漾,迎接着节庆的到来。
  4. 岘首云开接使轺:山顶的云层拨开,为迎接使者的车驾开路。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宝册金章”比喻皇权的威严。
  • 拟人:将江水的波浪拟人化,表现出温和的气氛。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庆典活动,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祝愿与对使者的尊敬,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宝册金章:象征国家的权威与荣耀。
  2. 岘山襄水: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3. 襄江浪:象征着波澜壮阔的庆典气氛。
  4. 云开: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宝册金章”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名字
    B. 皇帝的命令
    C. 使者的车驾
    答案:B

  2. “岘山襄水”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观? A. 高山和江河
    B. 沙漠和草原
    C. 城市和乡村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龙节”象征什么? A. 春节
    B. 吉祥的庆典
    C. 农忙季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庐山谣》
  2. 王维《山居秋暝》
  3.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感悟;而孙承恩的这首诗则更强调国家的荣光与人文盛典,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绪。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孙承恩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艺术解析》
  3. 《诗词的美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