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红叶》
时间: 2025-01-19 19:50: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台城路 红叶
作者: 吴茝 〔清代〕
枫林坐晚霜痕染,嫣然酒颜新醉。
驿路魂销,吴江梦冷,都是者般风味。
诗情漫拟。似付与寒姿,冶春争丽。
半壁残山,断霞横抹夕阳外。
长亭多少送客,数程如画本,鞭影遥指。
艳却非花,鲜宜著雨,搅作离人红泪。
休随逝水。便吹去闲阶,海棠秋比。
乐府吟来,恐馀愁未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晚秋的枫林,霜染的红叶如同醉酒的女子,呈现出一种迷人的姿态。行走在驿路上,思绪被冷冷的吴江梦境所萦绕,心中充满了这般浓郁的情感。诗情似乎漫漫而出,仿佛在与寒冷的姿态相交,争奇斗艳。远处的山残影和夕阳下的断霞交相辉映。长亭外送别的场景如同画卷一般,马鞭的影子远远指向前方。这红叶的美丽虽不是花,但在细雨中显得更加鲜艳,令人不禁流下离别的泪水。不要随随便便地让时光流逝,仿佛把秋天的海棠花比作闲散的阶梯。乐府古诗吟唱而来,唯恐心中的愁苦依然未能洗净。
注释:
- 霜痕染:霜在红叶上留下的痕迹,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 嫣然酒颜:形容红叶如同喝醉的女子,面颊红润,生动形象。
- 驿路魂销:指行走在驿路上,心灵和情感都被消磨、困扰。
- 冶春争丽:美丽的春天与秋天的红叶相争的景象,表现出对美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茝,清代诗人,生平信息较少,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季,正是枫叶红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枫林和秋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离愁别绪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离别的哀愁。开头以“枫林坐晚霜痕染”引入,运用生动的意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寒冷的秋日,看到烂漫的红叶在霜的映衬下愈加妩媚。诗中的“嫣然酒颜新醉”,不仅描绘了红叶的色彩,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似乎是在饮酒作乐,却又隐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驿路魂销,吴江梦冷”,则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在这幅画面中,长亭送别、马鞭影射,既有离别的情景,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意境的孤独和沉重。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不断深化,展现了秋天与人的复杂关系,既有美的享受,又有心灵的惆怅。最终通过“休随逝水”的呼唤,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洗去心中的愁苦,尽管这份愁苦似乎并未完全消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枫林坐晚霜痕染:描绘枫林在晚秋时分,霜染其叶,展现出秋意浓厚的自然景象。
- 嫣然酒颜新醉:将红叶比作醉酒的女子,传达出一种醉人的美感。
- 驿路魂销,吴江梦冷:表达在旅途中思绪困扰,梦中吴江的冷意让人感到孤独。
- 都是者般风味:强调这些情感和景象都是别有一番滋味。
- 诗情漫拟:表示诗情如潮水般涌出,似乎在与秋天的寒冷相抗衡。
- 半壁残山,断霞横抹夕阳外:描绘半边山的残影和夕阳下的霞光,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凄美的画面。
- 长亭多少送客:长亭外送别的场景,唤起了离别的感伤。
- 艳却非花,鲜宜著雨:虽然红叶艳丽,但它并非花朵,反而在雨中显得更有生机。
- 搅作离人红泪:红叶让人想起离别,令人不禁流泪。
- 休随逝水:呼唤人们不要让时间匆匆流逝。
- 便吹去闲阶,海棠秋比:海棠花在秋天的比较,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乐府吟来,恐馀愁未洗:古诗的吟唱让人感到愁绪依然未能抚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叶比作醉酒的女子,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提升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提升了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红叶与离别的愁绪交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及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叶:象征美丽与短暂,暗示生命的瞬息万变。
- 霜:象征寒冷与时间的流逝,反映出秋冬的来临。
- 长亭:象征离别与送行的场景,引发情感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嫣然酒颜”是指什么? A. 红叶的颜色
B. 醉人的女子
C. 酒的香气
答案:A -
“长亭多少送客”中的“长亭”象征什么? A. 旅途的结束
B. 离别的哀愁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吴江”主要是传达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寂寞与冷清
C. 美好回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展现了离愁与思念的主题。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了秋日的情感和离别的惆怅。
诗词对比:
- 吴茝的《台城路 红叶》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但吴茝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