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求鱼未得食,沙岸往来行。
岛月独栖影,暮天寒过声。
堕巢因木折,失侣遇弦惊。
频向烟霄望,吾知尔去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鹭鸶在沙岸上徘徊,虽然努力寻找食物,但却没有捕到鱼。孤独的月光映照着它的身影,傍晚的天空传来寒冷的声音。由于树枝折断,它失去了巢穴,伴侣也在惊慌中走散。它不断向烟雾弥漫的天空眺望,心中明白伴侣的去向。
注释:
- 求鱼:想要捕捉鱼类。
- 未得食:未能找到食物。
- 沙岸:沙滩的边缘。
- 岛月:岛屿上升起的月亮,寓意孤独。
- 寒过声:傍晚时分,寒冷的气息与声音。
- 堕巢:巢穴掉落,失去栖息之地。
- 木折:树木折断。
- 失侣:失去伴侣。
- 弦惊:因惊吓而离去,形容伴侣的逃跑。
- 烟霄:烟雾弥漫的天空。
典故解析:
“鹭鸶”常被用作孤独与失落的象征,代表在艰难环境下的生命状态。诗中展现了对伴侣的思念以及对自由的向往,这与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人性思考相契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唐代诗人,其诗风以清新、简练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贾岛的作品多描写孤独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内心挣扎。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人生、自然及情感的深刻思考时期,可能寓意着他对失去的伴侣的思念,反映了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
诗歌鉴赏:
《鹭鸶》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透过鹭鸶的孤独与失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生命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鹭鸶在沙岸上徘徊,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焦虑,仿佛在追寻着失去的东西。随着诗句的推进,鹭鸶的遭遇逐渐显露出更深层次的悲伤,即失去伴侣后的孤独。诗中“岛月独栖影”一句,月光的孤寂与鹭鸶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诗的结尾,鹭鸶频频向烟霄望去,仿佛在期待着伴侣的归来,展现了对未来的无尽思念与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给人以极大的共鸣,令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求鱼未得食:鹭鸶努力捕食但未能成功,象征着追求与失落。
- 沙岸往来行:在沙滩上徘徊,表现出一种无助与孤独感。
- 岛月独栖影:孤独的月光下,鹭鸶的影子显得更加孤寂。
- 暮天寒过声:傍晚的寒冷更添孤独气氛,传达出一种凄凉感。
- 堕巢因木折:树木折断,象征着失去栖息之所的无奈。
- 失侣遇弦惊:伴侣因惊吓而逃,表现出关系的脆弱。
- 频向烟霄望:不断向天空眺望,寄托着对伴侣的思念。
- 吾知尔去程:理解伴侣的去向,传达了对失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鹭鸶的情感被赋予人性,增强了表达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鹭鸶的形象,表达了对失去伴侣的思念与孤独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也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鹭鸶:象征孤独与失落。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考。
- 沙岸:象征生命的边缘与无助。
- 烟霄:象征渴望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鹭鸶在寻找什么? A. 食物
B. 伴侣
C. 栖息地
D. 朋友 -
“岛月独栖影”中的“影”指代什么? A. 鹭鸶的影子
B. 月亮的影子
C. 沙岸的影子
D. 树的影子 -
诗中提到的“堕巢因木折”是指什么? A. 鹤的失落
B. 树木的折断
C. 巢穴的失去
D. 伴侣的离去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贾岛的《鹭鸶》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寄托,但贾岛更侧重于孤独与失落的情感,而王之涣则更加宏伟,表达了壮阔的景象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诗经与唐诗的艺术对比》